“2017年10月28日”李希圣注視著電腦屏幕右下方的日期,然后關掉了電腦。
距離半決賽只有不到一天的時間了。
雖然明天也是先打上半區的比賽,rng和龍珠的對決在下半區被放在了第二日。
rng經歷了小組賽開幕戰和八強開幕戰后終于獲得了一些休息時間。
不過一天的時間差在這個階段也沒有多少影響。
一整天的訓練安排讓他感到有些疲憊,他很快就朝著柔軟的床躺了上去。
此刻窗外暮色蒼茫,時間已經來到了凌晨三點。
但身體和大腦處于興奮狀態的他有些難以入睡。
躺平思考間,李希圣又想起了兩位教練單獨找他談話的內容。
那天在最后,風哥將他的能力視為了戰勝龍珠必不可少的東西讓他有些驚訝。
但是經過解釋后他明白了許多東西。
其實風哥自己一開始到現在選李希圣的理由真的很簡單,那就是操作。
風哥當時會用李希圣當然是因為他的操作能力比較強。夏決最后一把時rng的上單其實怎么都選不到李希圣,但是有些選項因為實際情況不允許。
最后他們看到過李希圣之前的操作錄像與比賽,就敲定是他了。
其實夏決臨時輪換這件事情到現在都讓李希圣覺得里面的水很深,只是他作為一個撲街選手沒有什么選擇的余地。
關于選手風哥只看操作,除了操作以外什么都不看。
他的理念是其他什么都能教,只有操作教不了。
其實,一個選手的操作就是看他打的過程中對線的細節,遇到臨時狀況的反應。簡單的說,操作就是選手的反應、技能釋放、走位。
比如theshy,所有人眼中看到的theshy就是純操作。
他不會想那么多,當他判斷這一波我上去操作對手可以賺,那他絕對就上了。
也可能他會計算打野是不是來了這樣的情況,但是就算是被打野gank,他也會盡力去操作。
“就算我死了也要打出你的東西。”
意識不是操作,意識是選手經驗的累積。
有些選手可能分數不高,但他的操作是好的,所以教練只要教他游戲應該怎么玩,怎么贏就行了。
就像風哥也提到一個例子。
一個選手重復多次發生“閃現沒交出來”這種事情,或者有時間反應的東西他沒按出來。
在他眼里這個就是操作有問題。
但如果選手不是因為這些方面被擊殺,而是死于帶線太深,退的太晚等等,那這些就都能教。
所以在風哥眼里李希圣絕對是塊未經雕琢的璞玉。
而et可能就差點意思。
有意識但欠缺操作的選手知道應該如何進行游戲,但是他做不到,手跟不上腦。而有操作但是意識不夠的選手,他會用手去補足腦。
兩者相比自然是操作型選手更為吃香。
因為意識達到上限的作用其實也不能直通勝利。
而操作是沒有上限的。
當時風哥對此舉的例子十分經典。
意識選手代表人物廠長基本上每波都能出現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然后經常打出豬鼻操作。
操作選手代表人物麻辣香鍋其實一直都莽,很多時候他都不考慮對面打野的位置。但是他gank的成功率從來不低,打小規模團也沒怎么輸過。
而且關于麻辣香鍋還有個很經典的賽場鏡頭,就是f男槍和卡爾瑪蹲草抓到了香鍋的瞎子,然后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瞎子必死的時候麻辣香鍋硬生生用自己的操作找出了一條活路。
只是李希圣明白了兩位教練對他的期許后,他的壓力反而大了不少。
他很清楚目前的自己對陣龍珠的“世界第一上單”真的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