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的備戰時間在聯賽中屬于正常水平,不長也不短。
李希圣為了認真備戰便沒開直播,反正他這個月的直播時間已經混夠了。
vg從第一天開始就加大了訓練強度,每天多打一輪bo3。
李希圣覺得還好,但驟然增加的訓練賽時長讓新人有些難以適應。
第一天打完,眾人解散的時候sno和o就在訓練室抱怨。
而當第二天訓練賽結束,sho回到宿舍后連電腦都不打開了,躺在床上直喊累。
“這么打成效也不會高到哪去。”sho無精打采地抱怨。
“感覺這些教練根本就不懂科學他們難道沒學過邊際遞減效應嗎你知道吧李哥”
原來這小子也是博士,李希圣笑了笑。
坐在電腦桌前的他沒有回頭,邊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么邊安撫這個小老弟。
“沒辦法,服從教練的安排是職業選手的職責,而且多打打也沒壞事。”
sho對此感到不屑“我真感覺沒什么b用,打十次能比打一次edg有用嗎”
這句話隱含的傲慢與狂妄讓李希圣感到十分不適,他神情也冷漠起來。
李希圣轉過頭去嚴肅道“不要偷換概念,這不是一件事。”
“我承認你的天賦確實很高,但天賦再高沒有訓練量的支撐也無法兌現。”
“除了訓練賽以外的時間也沒有強制安排rank量,有這么多的時間還不夠你休息”
“做任何事都需要有耐心,我希望你能長久活躍而不是曇花一現。”
這一連串的輸出讓躺在床上的sho有些厭煩。
明明就比我大一歲,怎么說話像我爹呢
不過他還是閉上了嘴。
雖然他還是不認同眼前這個前輩的理念,但他能感覺到其中蘊含的真心實意。
房間內沒了動靜,李希圣轉回了頭。
過去他就一直感覺自己“嘴遁”能力一般。
這次他更沒底,不知道有沒有說服這個毛頭小子。
但這些話也不是李希圣為了說服力編的,事實上他自己就是這么做的。
從那天開完會后,李希圣就重新申請了峽谷資格。
他的峽谷號s7結算時勝點衰減到了鉑金,但隱藏分仍在大師附近。
不過即使有著大師的隱藏分,他排到的對局質量仍然堪憂。
并不是沒有水平足夠的玩家,主要是玩家間水平差距太大,而且脾氣很差。
很容易出現二十分鐘一到,不是對面投就是己方投的情況。
李希圣被迫當了很多把cuzz。
他當時以為把段位打回鉆一就好了。
賽季初始階段,這個分段屬于主播和高分路人,按理來說會正常點。
但反而質量更低了。
演員、恩怨局擺子、盤口橫行,這還不如二十分鐘的“高質量”對局。
李希圣為了不讓這些低質量對局污染自己腦海中的數據庫,影響自己的判斷,便果斷放棄了打rank。
職業選手在這樣的環境下訓練,很難想象在世界性比賽上能打過其他賽區。
他認為就目前這個形勢,峽谷要不了多久就會得到官方的整治。
畢竟峽谷之巔利益再大也不如大。
李希圣感覺近一個月韓服高分對局、訓練賽、正式比賽的數據夠用了,便復刻bang開始了冥想訓練。
他手上的筆記本記錄的便是這些對局的總結與想法,以及腦海中復盤演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