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長輩見面的大事圓滿解決了,大家皆大歡喜,于莉和她母親開開心心的進廚房做飯去了,剩下的人就陪著聾老太太聊天。
畢竟上門是客,何況聾老太太還是親家,自然要招呼好。
聊著聊著,話題就偏到段鴻軒身上了。
當于莉父親問起段鴻軒的時候,于海棠一下子就豎起了耳朵。
胡大媽趕緊開口介紹“這孩子是老太太認的另一個干孫子,名字剛才給你們介紹了。
說起鴻軒這孩子可不得了,他呀”
胡大媽正準備往下說呢,突然被聾老太太開口打斷了,“嗨胡家丫頭,你呀,走到哪都不忘記幫鴻軒吹噓”
“老太太,我從來都是實話實說的”
“好了,我的干孫子,還是我來介紹吧
這孩子的父母可是大能人,人家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國家的高級干部”
“哦”一聽到這,于家在坐的眼睛都亮了,紛紛把目光看向段鴻軒。
就聽聾老太太繼續道“這孩子打小聰明,被他父母也教育得好,從小學習就好,在我們胡同那是出了名的,大家都叫他小秀才
胡家丫頭剛才就是想說這個吧”
胡大媽使勁點頭,臉上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
“不過可惜,這孩子命苦,去年他父母都因公犧牲了,他現在成了烈士遺孤。
我也是個孤寡老太婆,又和這孩子投緣,這就認了干親
算起來,鴻軒這孩子應該和你們家這小丫頭年齡差不多,他今年也才16歲,還在上學。”
于家眾人正聽得來勁呢,聽到段鴻軒父母都是高級干部,知識分子,看向段鴻軒的眼神就不對了。
可當最后聽到他父母竟然犧牲了,不禁大感可惜,于家老爺子和于莉父親頓時對段鴻軒就沒了興趣,心里還暗自可惜段鴻軒的這副好皮囊
于海棠心里對段鴻軒充滿了同情,心里涌起了可惜、遺憾、甚至不甘等等復雜的情緒。
聾老太太不知道為什么故意模湖了段鴻軒這個上學是上大學,而不是通常認為的這個年齡應該上的中學。
對于段鴻軒其他的也一概沒提,而段鴻軒也只是面帶笑容沒有說話。
胡大媽好像也感覺到了什么,這會兒就聽著聾老太太說,時不時的喝口茶,磕個瓜子,同時打量著于家眾人的反應。
在這個時代,如果還沒成年,或者更進一步說還沒參加工作,那么如果家里沒有長輩,就會被認為家里條件不好。
因為家里沒有大人幫襯,對一個未成年人來說肯定生活過得不好。
就是將來找工作,沒有長輩的幫忙也不見得會找到什么好工作。
對于這種家庭,人家不去欺負你就算是好的了,大多數都會避而遠之。
可如果這個人已經工作了,而且工作還不錯,收入也還行,家里同樣沒有長輩,那可就不一樣了,這叫沒有老人拖累,沒有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