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還吸引了國外經銷商的目光。
許多國外的漁具商主動聯系張岳,希望能夠代理銷售他們的魚竿。
張岳抓住這個機會,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將國岳漁具廠的魚竿推向了世界。
然而,隨著訂單量的急劇增加,工廠的生產壓力也越來越大。
張岳意識到,僅僅依靠現有的生產規模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于是,他決定擴大工廠規模,增加生產線。
在擴建工廠的過程中,張岳遇到了不少困難。
土地審批、資金籌集、設備采購等問題接踵而至。
但這對他來說并不難。
憑借著在商業領域積累的經驗和人脈,他不僅輕松的解決了這些問題,還與政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到了土地支持。
最后甚至親自前往設備生產廠家,挑選最先進的生產設備。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新工廠終于建成投產。
生產規模擴大后,魚竿的產量大幅提升,質量也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
國岳漁具廠的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在行業內名列前茅,成為了眾多釣魚愛好者和經銷商的首選。
“老板,好消息啊!”助理一臉興奮的跑過來。
“就在十分鐘前,漂亮國一家公司向咱們訂購了一百噸用來生產魚竿的碳纖維材料。”
張岳一愣:“訂購碳纖維材料?他們訂購的不是魚竿嗎?”
“這我就不知道了。”
張岳微微皺眉,目光中帶著一絲疑惑:“那你去幫我打聽打聽,那家公司購買咱們碳纖維材料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按理說對方直接買魚竿不是更方便?”
助理面露難色:“老板,我已經盡力去問了,可對方那邊口風很緊,一點消息都不肯透露。
只說這批材料對他們很重要,必須盡快拿到。”
張岳雙手抱在胸前,沉思片刻后,話鋒一轉:“那先不說這個,這一百噸碳纖維材料的訂單,咱們能賺多少錢?”
助理眼睛放光,興奮地回答:“老板,這筆訂單利潤相當可觀,保守估計能賺十個億!”
張岳聽到這個數字,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很快又恢復了冷靜。
他心里清楚,如此高額的利潤背后,或許隱藏著一些未知的風險。
不過,眼下企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資金和資源都至關重要,這十個億無疑能為公司帶來巨大的助力。
“行,既然利潤這么可觀,那這訂單咱們就接下。”
張岳果斷地說道,“不過,雖然對方沒透露購買原因,但咱們在生產和供貨環節可不能有絲毫馬虎。
通知生產部門,嚴格按照最高標準生產這批碳纖維材料,務必保證質量。”
助理連忙點頭:“好的,老板,我這就去安排。”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張岳時刻關注著這批碳纖維材料的生產進度。
他親自到生產車間巡查,叮囑工人們要嚴格把控每一個生產環節,確保材料的質量達到最佳。
與此同時,張岳也并沒有放松對魚竿業務的拓展。
他深知,碳纖維材料訂單雖然利潤豐厚,但魚竿業務才是公司的根基。
他帶領團隊不斷研發新的魚竿款式,提升產品質量,以滿足不同釣魚愛好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