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邕緩緩點了點,盯著蓋碗的眼睛突然露出濃厚的嘲諷,搖頭冷笑。
“佛道兩教的吃相還是太難看了,用這種上不得臺面的絕戶計刨武道序列的根。這些習武的人稍有不慎走進彎路,那就是生死道消的下場,拿不出上百萬寶鈔,根本難尋活路。”
“可如今拿得出這么多錢的人,又有幾個人會去選擇武道序列”顧邕自顧自搖頭感嘆。
顧甲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好奇,順著顧邕的話接了下去,“佛道兩家為什么要這么干”
顧邕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我問你,如果你顧甲是個出身貧寒的平頭百姓,想要改變命運,你會怎么辦”
“當然是埋頭苦讀,皓首窮經,爭取成為一名儒家弟子了”
顧甲沒有毫不遲疑,可眼角余光卻瞥見了眼前之人嘴邊的不屑,立馬話鋒一轉,“不過,讀書這件事太看天賦。像我這種粗人應該會選擇武道序列,雖然可能性也低,但起碼有一絲希望。”
“為什么不選佛道兩家”顧邕繼續問道。
顧甲一愣,脫口而出“因為貴啊,而且這兩條序列的門檻同樣是高不可攀。”
“絕大部分普通人和你想的一樣,文武序列是實現階級跨越的第一選擇。”
顧邕沉聲道“可你有沒有想過,我大明帝國雖然有子民億萬,其中有資格破鎖晉序的不過千分之一,有潛力繼續晉升的更是萬中無一。如此篩選下來,也就不剩多少了。”
“人才是各大序列的根基,也可以看作為一個市場。如果整個市場的份額都被文武兩家占完了,那其他人怎么辦”
顧甲恍然大悟,如果沒有海量的人才基礎,那整條序列就會迅速萎靡。
甚至隨著人口迭代,攜帶有這條序列基因的人數會急劇減少,最后的結果就是整條序列消失泯滅。
一如千年前輝煌一時,最后消失在歷史之中的諸子百家。
顧邕眼中寒光閃動,吐字鏗鏘“所以文武除掉其一,其他序列才有繼續壯大的空間。”
“那為什么是”顧甲嘴唇蠕動,卻在最后關頭閉緊了嘴巴,把已經涌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我知道你想問什么。”顧邕微微一笑,“他們選擇對武道序列動手,是因為武道和佛道兩教有大道之爭。”
顧邕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緩緩道“武道序列的人都是血肉信徒,軀體不染機械半分,號稱拳峰上見神靈,不信神佛信自身。”
“這就和利用黃粱夢境構建虛擬洞天和電子佛國修行,重精神輕肉體的佛道幾乎背道而馳”
“大道不同,自然水火不容。武道序列鼎盛時期,可也沒少欺凌這兩家。”
“你以為墨家天志會這些人就算真正的狂徒了”顧邕不屑的嗤笑一聲,“他們干的這些事情比起甲子前那些武夫們可差遠了。”
“那時候佛道兩家的人被武道的人搶的有多慘,你根本無法想象,因此倒閉的道觀佛寺數不勝數”
“甚至在當時還流傳出一句話,道教的道基是壯大武道丹田的最好的養分,佛門的歡喜佛國是他們最好的泄欲場所。
“這樣的利益之爭,大道之爭,那些道爺佛爺怎么可能不擼起袖子跟武夫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