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香火,倒是有些格外的濃了。”
良公明自語一聲,朝前拂袖一揮。
香火霧氣從中破開,露出一處橫縱超過百丈的巨大廣場。
在廣場的矗立著一尊高逾十丈的巨大爐鼎,鼎口之中正冒著滾滾濃煙,卻十分意外的半點不嗆人,入鼻是一股奇異的清香,讓人頓感心神松弛。
上千個蒲團環繞著巨鼎擺放,眾多信徒盤坐其上,通過鼎足位置延伸出線束鏈接進入黃梁洞天。
酣然入夢,表情如癡如醉。
良公明似乎沒有繞道的意思,帶著嚴東慶徑直從正在修煉的人群之中穿過。
靠近之后,嚴東慶立馬敏銳感覺到周身的空間變得凝滯,仿佛是行走在沼澤之中,身邊有無數的夢境同時在結束和開啟。
除此之外,還有一聲聲宛如銀瓶乍破般的破序聲響,此起彼伏。
廣場周遭林立的道殿內,一樣也是人滿為患。
不過和廣場上的道序相比,這些有資格進殿修行的人明顯實力更強,資質更好,序位幾乎都是在序六以上。
雖然一路上沒有看到符篆和道械的蹤影,但從這小小的一隅已經能夠看出如今新派道序的強悍實力。
“龍虎山這番盛景,當真是令人心馳神往。”
嚴東慶毫不掩飾自己眼中的艷羨,贊嘆道:“地上道國,實至名歸!”
“都是些只學到了幾分道法皮毛的奉道童子,能有現在的境界都是仰賴張天師他老人家的恩賜,看著表面光鮮罷了,碰上那些實打實拼殺上來的從序者,立馬就要顯出原形。假以時日,或許還能出幾個成氣候的后輩,但現在還不值一提。”
“道長過謙了。”
良公明撫須一笑,問道:“不提他們,貧道倒是聽聞嚴會首在黃梁之中親手繪就了一幅儒國藍圖,不知道能否有機會進入其中觀摩觀摩,領略一番風土人情?”
“道長說晚了,在下的儒國已經被李鈞派人沉進了幽海深處,支離破碎了。”
嚴東慶的神色異常平靜,如同說的只是一些與自己無關的閑雜事情。
“這群無法無天的狂徒當真該死!”
良公明口中怒斥一聲,隨即勸慰道:“不過會首也不必放在心上,只是一處夢境罷了。以會首的能力,完全可以在現實之中打造一座一般無二的真實儒國。”
“話雖如此,但真要把夢境變為現實談何容易啊。”嚴東慶驀然長嘆一聲。
“萬事開頭難,現在會首已經邁過了最難的一步,和那心胸狹隘的嘉啟皇帝劃清了界限。只要成功渡過眼前的那關,春秋會便能擺脫桎梏徹底獨立,成為名副其實的新黨。屆時以會首如今深入人心的名望,摘下儒序二黨魁之位,易如反掌!”
良公明說道:“儒序六藝,禮藝為尊。若是會首能以禮藝晉升序二,恐怕連張峰岳也只能退避三舍,俯首稱臣。”
嚴東慶苦笑道:“道長就不要再取笑在下了,我現在不過就是一個窮途末路之人,若不是天師開恩,恐怕早就被人摘下這顆項上人頭了。”
“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會首你是因為伸張公道正義才會惹上李鈞那頭猖狂邪魔,道家雖然講究一個清靜無為,但也絕不會坐看邪魔肆虐,迫害忠良!”
良公明話音擲地有聲:“現在張天師恩準你上了山,那便已經是表明了態度。你的安全,龍虎山一定會負責到底。那李鈞再猖狂,難道還敢打上龍虎山不成?”
“天師大義,嚴東慶感激不盡。”
“匡扶正道,龍虎山義不容辭。”
一個感激涕零。
一個大義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