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今日心似乎不靜,效率竟不比之前。
不僅速度慢了不少,甚至還寫錯了許多字,導致不得不重來。十年之前,她大字不識一個,但拜入昆侖后,不過一年,她就已能流暢的書籍。十年過去,還有了才女之名。
時至如今,昆侖上下幾乎都已忘了她的出身,只把她當做了師門的驕傲。
所以,除了剛學識字那會兒,文喜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寫過錯字了。
聽到帝女到時,文喜執筆的手微微一抖,一團墨汁便落在了雪白的紙上,這張已寫了一大半的紙自然又不能用了。
她放下筆,出門迎接。
剛一打開門,便看見了正朝書房走來的少女。
她身著一襲金紅色的華麗宮裝,全身上下無一不精致,卻一點也不喧賓奪主,反而越發襯出了少女的美麗和不凡氣度。
“文喜見過殿下。”
“文姑娘不必多禮。”不等文喜拜下,乘裊已經上前親切地扶起了她,笑道,“你傷勢未愈,該當靜養才是,不知現在你感覺如何”
“多謝殿下關心,昨夜有幸得少君相助,我已無大礙了。”
文喜垂首回道。
“無礙便好。”乘裊微微一笑,“我瞧著文姑娘臉色的確好了不少。如此極好,今日我與阿烆去拜見梅掌門時,他還特意問過你,瞧你這般,我也能向前輩有個交代了。”
“與阿烆從昆侖回來后,想著昨夜匆忙,未曾來探病。瞧著時辰還早,便來歡喜殿看看你。”
聽到乘裊提起她今日與季烆去昆侖,文喜下意識抿了抿唇,不由抬頭看向面前的帝女。
只見少女面上掛著溫柔親切的笑,那雙漂亮的眼睛里也裝滿了關懷和真摯。能得帝女這般關心,該高興才對。
文喜卻有些不敢面對這樣的目光。
“謝帝女關系,我好很多了。”
她張了張嘴,干巴巴的、反復說著這兩句。
兩人見面的次數其實很少,統共也不足一掌之數,所以相處起來確有幾分生疏。
“文姑娘不必如此拘謹,你放心吧,我不會吃了你。”少女輕笑著調侃了一聲,“況且,文姑娘這般美姿容,我極喜歡,哪里舍得吃”
少女從容不迫,儀態萬千,一顰一笑都優雅動人,對比之下,她相形見絀。
聽得這話,文喜怔了怔,脫口道“我哪里值得殿下喜歡”
“文姑娘何必妄自菲薄”不等她說完,少女已經不贊同道,“在我看來,文姑娘哪哪兒都好。生得好看,又勤奮刻苦上進,能取得今日成就,不僅在于過人的天資,更在于你的努力。”
“我相信,文姑娘定會一飛沖天,名震九胥。”
說這話時,少女臉色認真,目光純摯,并非哄人之言。
文喜的心怦怦跳了跳。
“我出身低微,不過只是鄉下農夫之女,當不得殿下如此夸贊。”
聞言,少女卻是臉色一沉“文姑娘怎會這般想出身只不過決定了一個人的,卻無法判定終點。所謂英雄不問出處,文姑娘難道不知這個道理”
文喜驀然抬眸。
卻聽少女忽而問“文姑娘可知我九胥元祖”
文喜答“元祖大名,無人不知。”
“那你可知元祖與你一般,也是凡人農戶出身”少女笑道,“如今天下皆知元祖的英雄事跡,卻少有人還記得元祖出身微末,能有那般成就,全靠自己。這世上很多厲害的人物,并非都有一個好出身。”
“便說如今的九胥第一無暇劍君,據聞百年前,他也只是村里的一個普通少年。而今瞧瞧,已聞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