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戰場真正的中流砥柱,還得指望那些波羅的德意志人。
騎士團國在巔峰時期一度動員起了一百二十萬大軍,在德邦初期遭遇慘敗之后,硬生生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打出了一場決定性的反擊,一股氣殲滅了沙俄上百萬軍隊,這才使東線戰場重新穩定下來。
“英國佬承諾的援助要優先分配給西線,那總參謀部承諾的國內的物資呢,為什么每次送上來都有缺額,報上去了竟然說是為了則增加平民的配給,到底是誰在前線拼命?”
副官的聲音有些苦澀:“殿下,如今國內的局勢也不容樂觀,由于大量增發國債,通貨膨脹愈演愈烈,民眾生活困苦,反戰游行與罷工此起彼伏,就連維也納都不安生。”
“他們躲在安全的后方,不就是少吃點東西,多干些苦力嗎?我的士兵們在這該死的前線,時刻擔心丟掉自己的性命,結果還要被皇帝克扣物資,調撥給平民?”
威廉感覺自己的太陽穴突突跳著,血壓一瞬間都要突破天靈蓋了。
副官只是苦笑,如今國內的物價暴增了十倍都不止,每個人分配到自己頭上的額度根本就沒法滿足日常所需,燃料,糧食,衣物全都處于短缺狀態。
面包里填滿了木屑秸稈。
婦女們要替代他們的丈夫,承擔沉重的體力勞動,致使眾多兒童無人撫養流落街頭。
許多學校甚至都拆了桌椅充當柴火,市民們要跑到郊外去砍柴過冬,曾經滿是綠蔭的公園宛如蝗蟲過境,全是荒蕪。
在柏林街道上,連垃圾都已無人處理,堆在一塊臭氣熏天,老鼠,毒蟲遍地都是,甚至滋生出了孽鬼等魔物,不知道還以為是又回到中世紀了。
真應了那句“前線的將士只要全身心投入到戰場中,聽命行事,奮力殺敵就可以,可是后方人員要考慮的事情就很多了”的屁話。
國內物資短缺也是沒辦法的事,一來海外通路受阻。
法蘭西人炸毀了蘇伊士運河,又占據了直布羅陀這個地中海的門戶,地中海已事實上成為了協約國的內海。
同盟國的海外航路不得不轉走更遙遠的大西洋航線。
英國佬的海權優勢卻沒能因此得以體現,反倒是協約國的“海上群狼”,也就是潛艇部隊終日活躍在大西洋,肆意獵殺著那些缺乏保護的商船。
二來就是被征調到前線,軍工企業,后勤部門的勞動力太多,導致農業,生活必需品的勞動力資源短缺,生活物資生產的少了,自然就會變得緊缺。
“還有那群懦弱無能的突厥蠻子,答應好了要參戰結果卻一拖再拖,難道他們真以為協約國勝出以后,沙俄會放棄吞并君士坦丁堡的野心嗎?”
原本打算參戰,向沙俄復仇的奧斯曼人,因為地中海全面被封鎖,德邦的亞德里亞艦隊被堵在澡盆里出不來,一再拖延答應好的入戰時間。
沙俄對領土的野心向來是無有止境的,他們的胃口也足夠好,不然也不至于把那么多歐洲人眼中的西伯利亞爛地,都饑不擇食地吞進肚子里。
明眼人都知道,一旦協約國勝利,除非法國佬愿意為了奧斯曼人跟盟友刀劍相向,否則沙俄吞并君士坦丁堡,乃至整個巴爾干地區都將成為板上釘釘的事。
“還有那些捷克人,我早就說應該把他們趕出德邦,弗朗茨偏要將他們拉進帝國,結果現在又起來鬧事。”
哈布斯堡家族統治波希米亞已經有將近四百年了,但在威廉看來,其日耳曼化的進程還比不過條頓騎士團對治下的波蘭人和波羅的人。
如今隨著第一批忠于德皇的貴族軍官和士兵們損失在這絞肉機一般的戰爭中,捷克人的民族情緒再度被點燃,許多捷克人都信了“沙皇爸爸”做出的同意他們獨立建國的承諾。
導致波希米亞軍團一度發生了士兵嘩變,殺死軍官逃到對面的案例。
沙俄甚至還把戰爭初期俘虜的那些波希米亞士兵統統編入到了一個所謂的“捷克軍團”當中,讓他們調轉槍口來對付德邦。
反觀騎士團國的波蘭人,對斯拉夫爸爸卻是完全不感冒,甚至可以說是反俄急先鋒,戰斗意志極為強烈,這不得不讓威廉諷刺哈布斯堡家族的無能。
“缺了這批物資,進攻計劃又要擱淺,難道我就要坐在指揮所里,看著戰敗的命運降臨到這個國家頭上嗎?”
沙俄的表現遠不像同盟國預想的那般,僅僅是個泥足巨人,三兩下就能將其踹得崩塌,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