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首爾的那幾天時間里,王宇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按照他現在所掌握的知識,概念中整個產業鏈就是芯片的電路設計、沙子提純制作硅錠、切割成硅晶圓、將電路刻到硅晶圓上、切割硅晶圓、封裝和測試。
通過這一波收購,加上和蔡家以及三星的合作,自己可以說在半導體產業鏈末端的芯片封裝上已經沒問題了。
但是自己早期在西南那邊也落下了布局,現在分成兩條腿在走路。
一條就是類似某積電的那種晶圓代工模式,做生產,也就是從沙子提純制作硅錠開始,一直到切割硅晶圓。
另一條就是做產品設計,也就是前面所說的電路設計。
如果像關主任和倪老所說的那樣,王宇覺得自己大概率分不到晶圓代工模式這一條路子。
而且在這條路上又涉及了光刻機,也不是目前的王宇所能觸碰的。
那么自己剩下的唯一一條路就是電路設計了。
一頭一尾一個已經捏在手里,一個難度也不算很大,正好適合分給自己這樣的民營企業。
但是王宇的內心總覺得不那么得勁兒
不是說他嫌自己分到的少,只是因為王宇覺得其他人不會有他這個重生者這樣的緊迫性。
在他們眼里,或許不著急,現在完全可以買到,研發慢一點就慢一點
王宇可以相信倪老,但是其他單位呢
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大環節,一旦中間缺了一個鏈條銜接不上,那就是等于0。
所以這頓晚飯吃的王宇心事重重,不過他掩飾的很好,絲毫沒有被關玉明和倪老看出端倪來。
鄔雅云一共做了七個小菜,清雅淡口,在這樣炎熱的夏季倒是頗受倪老和關主任的喜愛,三個人一共喝了一斤白酒,還是藏在地窖里的汾酒原釀。
酒席上兩人都對這酒贊口不絕,所以臨走時候王宇給兩人一人裝了一壇酒,還再三抱歉“多了沒有,我也是上次去晉省朋友那里薅來的”
由于是小酌,就算加上談話,晚飯也在八點前結束了。
王宇沒有立即離開,反而在花房里的躺椅上先休息一會兒。
鄔雅云知道王宇不會在這里過夜,所以沒急著收拾,跟到花房里幫王宇扇扇子。
首都日夜溫差蠻大的,夜間往往比白天能低上10度以上,加上鄔雅云的那把扇子,所以花房里這會兒倒是顯得沒有這么熱了。
剛瞇了沒多久,外面響起了汽車喇叭聲,屋內的大雙出來去打開車庫電控門,一輛紅色保時捷開了進來。
“宇哥”
王宇都不用睜開眼睛就知道是吳子怡,首都這邊幾個女人里,也就她好開跑車。
吳子怡蹬著高跟涼鞋走進了花房里。
即便她才24歲的年齡,即便是大夏天,她從不穿吊帶的上衫,也不穿遮不住膝蓋的短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