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教頭,易某又不練武功,這書留著也沒什么用,你就拿回去吧。”
老教頭都不知道自己怎么離開文庫的,等到了自己的住所,他才再次小心地打開書本。
除了圖案和口訣,底部一行字也較為顯眼。
“固身培元,調養根基,切勿輕易示人,或可閱之焚毀,若有天資出眾又勤勉之輩,習之可推衍第十三式。”
老教頭喃喃著念出這句話,心頭依然有些恍惚,這有些荒謬,但心中卻也隱有無法抑制的激動
易書元離開縣衙的時候很輕便,只帶了自己的一些物品,沒有動文庫原有的東西。
當然,易書元也沒忘了領取剩下的薪俸。
雖然時間比預計的要短很多,但編撰縣志是按工作量來算錢,并不是按時間,早晚總量都是那些。
加上之前領的,以及縣衙給予的附加獎賞。
編撰完一部縣志,易書元一共得了七十二兩出頭的銀錢,算是十分豐厚了。
該拿的拿了,該交的交了,易書元沒有再驚動什么人,辭呈往文庫書案上一放,就直接離開了縣衙。
連帶那個酒葫蘆一起,易書元都收入了自己的袖中,他這半年修行可不是虛度的。
納藏之法其實就是收納物品的法術,收在袖中是以法力為基礎,依托衣袖隱藏,正常而言并不需要專門煉制衣服。
哪怕衣服換了,也不過是轉個袋子。
易書元走時不見什么行李,以至于守門的衙役都以為他只是和往常一樣出去轉轉,見了也只是簡單招呼一聲,沒有什么臨別的感覺。
出了縣衙,易書元居然有種淡淡的憂傷感,但又很快調整了過來。
“先生,咱們去哪”
灰勉在領口探出頭來詢問著。
“先去將紙料取了,雖然還沒到約定的日子,但材質已成,已經可以做紙張了。”
“哦,我也想什么時候能煉個法器”
“你先把修行的基礎打好吧采氣訣練得如何了”
“快,快了不過先生上次指點我的御火方面的錯誤,我已經不會再犯了,前天我沒用火折子就點燃油燈呢”
這點能耐也來顯擺,易書元不知道說灰勉什么好。
不過灰勉入歧途太深,能一點點糾正過來已經能說是逐漸向好了。
這小貂好高騖遠,從最開始就不專心以妖修的方式修煉,反而花太多心思鼓搗仙道和神道的門道。
但觸及不到核心法脈,也沒有人指點,反而入了歧途。
“所謂仙道法門,并不是得了一冊仙術就算得法了,只得形而不具神,仙法也是旁門。”
“悟神意而法相隨,妖術亦成正道此前的錯誤盡量忘了,知道了嗎”
易書元說的都是結合自身的體悟,他初時沒有仙基,采集天地元氣的法子更類妖修,卻也修出仙靈之氣。
以幻術為基,也能推衍出地煞之變的頭,同樣是一個例子。
所以易書元明白,法無定法。
“知道了”
灰勉低聲答應一句,不敢夸口,它之所以陷入歧途太深,是因為它有一本“家傳”的五行妙術。
雖是關五行御法的基礎和概要,不涉及五行御法的絕學,卻也是正統仙錄。
說是家傳的,其實就是開靈智后就在洞里扒出來的。
現在這本書暫時在易書元這了,不光是因為易書元借閱的時候,以自身體悟幫助灰勉糾正修行中的不足。
也是因為灰勉早已經將易書元當成親人了。
哪怕易書元早已解釋過自己算是“初入仙道”,但灰勉現在就是先生很厲害的態度,易書元自己說也不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