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立冬,雖然已經到了立冬,但天氣只能算是略微涼爽,時不時還有高溫反復,好似酷暑仍舊不愿離去。
而對于李謙和很多人來說,一個早有估量的噩耗終于還是到來了。
登州城內并沒有爆發瘟疫,或者說并沒有蔓延開來。
在易書元那一日去過老婦人家中看過她兒子之后,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臨時欽差府匯報情況,隨后盡可能展開全城排查。
所以登州城內的情況還沒有起來就被控制住了,就連那老婦人的兒子,在缺少藥物的情況下,也“奇跡”般好轉穩定,在城內藥材到達之后也得以慢慢恢復。
這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災劫之中氣數不定,縱然是易書元也不能縱觀全局。
而在登州城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兆州白石縣一帶爆發了大規模瘟疫
白石縣處于兆州以西,距離兆州城不遠,距離登州邊界也近,但因為地勢較高,其實在之前的洪災中,是少數受到影響較小的地方。
可也同樣的原因,使得白石縣在災情期間聚集了大量災民,很多災民在大水中幸免于難,但逃到白石縣之后也還是陸續有人死去,白石縣外不知多了多少亂葬崗。
立冬當天清晨,本作為賑災典范被幾次嘉獎的白石縣令,終于還是發來了一封急件。
信件內容在愧疚了一半篇幅之后,終于說明了現狀,也讓當時看信的李謙捏緊了拳頭,“咚”地一下垂在桌案上,把邊上的侍衛嚇了一跳。
“唉,這個隋邦英”
“大人,怎么了”
李謙早飯也顧不上吃了,抓了一個饃饃就站了起來。
“白石縣爆發瘟疫了”
侍衛也是心頭一驚,跟隨李謙的步伐匆匆離開。
此刻濟仁堂才開門沒多久,易書元和程羅也才起床,小學徒正拿著笤帚清掃醫館門外。
片刻之后,在打掃完畢的小學徒剛直起身子的時候,就看到李謙一行人匆匆走來。
“李大人早啊,你們這是”
李謙皺著眉點了點頭,也不說話,進入醫館就看向了兩個大夫,見兩人看過來,不等他們行禮問候便已經開口。
“白石縣爆發大疫了”
易書元和程羅對視一眼,一個皺眉一個驚愕。
“白石縣”
“不錯,我向周圍各城各縣快馬傳訊,調集大夫和藥材前往白石縣,兩位先生此前在登州城中的處理方式卓有成效,此番可有對策”
此刻噩耗已至,氣機便清晰起來,易書元藏于袖中的手略微掐指一算,心中頓時一驚。
“大人,兆州城”
只聽到“兆州城”三個字,李謙心頭猛跳,口中不由大喊一句。
“糟了”
白石縣因為地勢的優勢,聚集了大量災民,和曾經的登州大通縣一樣,是初期重點安置地區之一。
而隨著災情穩定,也和初期的大通縣一樣,災民開始疏散,或返鄉,或向著更方便容納人口的兆州城轉移
登州有李謙親自坐鎮,雖然受災最嚴重,但一些工作進展也是最快的,很多災民已經妥善安置,很多人也已經陸續歸鄉,并不是一股腦堆積在某處。
可兆州情況有所不同,雖然賑災工作也在推進,但顯然是落后了登州一步,作為容納最多災民的地方,兆州城內外至今聚集了二十多萬災民。
而白石縣的災民在此前也一直向兆州城流動,兆州災民又陸續以兆州城為中心慢慢返鄉,若是把瘟疫帶過去了,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兆州城內城外如今可是還聚集了近二十多萬人啊啊”
李謙一時急火攻心,捂住胸口露出痛苦神色,身形都站不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