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之后,其余人還在休息,在一邊了解計劃的譚元裳則露出了驚色。
“什么用人纖你知道我這船有多重么而且可不止一條船從這拖到兆州,你瘋了么”
譚元裳覺得有些荒謬,他的船可不小。
楚航點了點頭。
“當然知道,我還知道載滿貨的船只吃水四尺六,淺水區域亦能借水之浮力
而且我們不是拖到兆州,整個河域并非處處是淺水。
向前拖行百丈,能出這一處淺流,然后有十幾里深水,再拖行二十丈,又有三里深水,再拖行五十丈,船只能行六十余里”
楚航指向正在休息并用自帶干糧補充體力的漢子們,又指向遠方河道,此刻依然有人在趕來。
他以低沉,但斬釘截鐵的聲音緩緩道。
“譚公,你要相信,此番災劫,人,定,勝,天”
譚元裳望向河道上坐著的漢子,一個個討論著一會怎么用力,興奮地說著這么多藥材到來,可以救多少人命,就是沒人說喪氣話
譚元裳心中的念頭也有些動搖了。
楚航原本打算帶幾百人來,但消息一傳開,就有一千多名曾經一起抗洪治水的登州漢子一起連夜趕來。
在之后的一段時間,譚元裳看到了終身難忘的一幕。
一條條繩索連接了登州漢子們和后方的大船,繩索不夠長就連接,繩牽繩,人連著人,有的人沒有套環可以上肩,就和拔河一樣抓著繩子。
有過共同使力經驗的他們齊聲喊著號子,勢要把大船拖動。
“一二三,牽繩走”
有人喊著號子,所有人一起重復。
“一二三,牽繩走,嘿喲”
“一二三,救家鄉”
“一二三,救家鄉,嘿喲”
繩索發出一陣陣被拉緊的聲響,每一個“纖夫”都面紅耳赤,就連楚航也在隊伍之中一起用力,所有人齊心協力共同牽繩。
一步,兩步,三步
眾人腳下的泥土都被踩得翻起,龐大的船只竟然真的開始緩緩移動
大通河上,只要有水淺難以通行的地方,一千多名登州漢子就會化身纖夫。
但沿途幫忙的并不只是百姓自己,一些土地會悄悄現身,他們大的事情做不了,但能讓纖夫們腳下更穩,土質更實
一些水中精怪也有感而現,同樣做不了什么大的事情,但可以讓部分地方的水位水流呈現一些變化,不至于讓人們徹底拖不動船。
船只上的船工雖然要揚帆控船,但也深受震撼
十幾艘大船一次次進入淺水區,一次次得以再進入深水區,簡直是靠著血肉之軀抗過去的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