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易家而言豐盛的晚餐,在皇子眼中當然算不上什么,但是勝在煙火氣。
皇子出宮次數少,更少有在這種“不知底細”的家中用餐的經歷,易家人忙前忙后熱火朝天準備餐食的情況在他眼中也特別有意思。
菜肴擺盤自然遠比不上宮中御膳房的精致,也比不上一些上檔次的酒樓,但菜量大,色澤鮮亮香味也十分濃郁,看著也是讓人食指大動。
實話說,在易書元面前,皇子確實也是暗暗做一些姿態的,只不過在吃飯過程中越來越放得開了。
易家人就算是因為有貴客在顯得有些拘謹,吃起飯來不太放得開,但這種放不開依然是大口夾菜大口扒飯,吃得是稀里嘩啦香甜無比。
加上易家人身體好,別說是消耗了一天體力的易保康父子,就是家中女流也是不遑多讓,光看著他們吃都覺得香。
這種情況下,同桌用餐的人多少也受了影響,以咸鮮為主的菜肴也變得更加可口。
一頓飯下來,平日里只吃一小碗米飯的皇子都吃了好幾碗飯,那元江縣令見皇子都是這樣,也顧不上矜持,甚至刻意讓自己狼狽一些。
“湯來咯,來來來,大家都盛一點啊”
易勇安端著一個大盆子上來,這是最后一道菜了,里面不是那種熬出來的濃湯,而是干菜梗和咸鮮一起煮出來的清湯,雖然簡單,卻鮮美解膩。
和易家人一樣,皇子與元江縣令也一起站起身來拿湯勺盛湯,而且就盛在扒完飯的飯碗內打湯飲用。
“嗝”
飯桌上的皇子打了一個飽嗝,一邊的易書元也是咧嘴一笑。
“讓先生見笑了”
皇子倒也不在意,臉上露出笑容,心中略有竊喜,果然,今夜做派在易先生那是加分的不過也確實痛快
易書元低聲道。
“殿下能灑脫不羈與民同樂,易某怎么會笑話呢”
“先生叫我子冀就行了”
雖然皇子也是有心計的人,不過這種心計易書元倒也并不反感。
易家這邊晚餐的時刻,一會晚上曬谷場說書的事情也已經在村里面傳遍了,很多以前就聽易家人提起過易書元說書之事的人也都興奮起來。
還有更多的人已經提前搬著自己的椅子板凳過去,可以占一個好位置。
一般戲班子來村里唱戲的時候,都是搖著大船過來,搭戲臺的材料都是現成的,包括那種大罩燈。
不過易書元說書可沒有戲臺子可搭建,所幸說書不像是唱戲,主要靠耳朵聽,而不是用眼睛看,而且今晚也算天公作美,雖有淺云但不至于會下雨。
云遮不到的地方星光也十分璀璨,能見度并不差。
等易家人搬著桌椅板凳過去的時候,雖然還沒到戌時,曬谷場邊上早已經有人在轉悠,一看正主來了,立刻有人大聲吆喝起來。
“說書咯,說書咯”
村里還有人提著個銅鑼“咚咚咚”地敲,顯然西河村已經好久沒有這么熱鬧過了。
人群迅速聚集,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一個個都爭先恐后得過來,更多人則準備充分,穿著厚冬衣,甚至帶著毯子的也不少見。
西河村在元江縣也不算是小村了,曬谷場很快聚集了幾百人,可以說除了實在不方便出來的人,基本上全村到場了。
一個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又明顯懷揣著期待和興奮。
“上次的戲班子都是前年了”“是啊,今天說書也是一樣的,就是不知道易家那位說得好不好”
“真有易太爺說得那么好就行了”“自家人肯定吹牛,但能有一半也行啊”
“唉,哪個是縣太爺啊”“當然是年長那個咯”
作為村里的貴客,元江縣令和皇子項子冀當然是在最靠近說書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