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狂風呼嘯,吹得禁軍大營的營帳都在不斷抖動。
不過大帳十分堅固,帳簾固定也十分到位,外頭的狂風并不能影響到帳內的用餐之人。
一個土塑造的臨時灶爐架在營帳中,上面架著羊肉,下面放著炭火,邊上還有一些美味佳肴擺著。
君臣之間此刻并不如何拘謹,一起用餐飲酒,聊天敘事,邊上的溫酒的炭爐則不斷更換新酒壺。
當然,這帳中也就是羊肉方便烤著,其他菜肴還得在別的地方做。
“上新菜了”
外頭有太監喊了一聲算是提醒,隨后帳簾子被掀開,頓時好似有一陣狂風波及帳內,不過因為只有簾子一個口子,所以里面風也不大,只是能明顯聽到外頭的呼嘯聲。
“嗚呼嗚呼”
傳菜的三個太監趕緊走進溫暖的帳內,將菜品放下。
“不要蓋上簾子,讓帳內透透氣”
皇帝發話了,外頭的侍衛不敢不從,遂將帳簾子收起來,幾個臣子相互看看,笑了下繼續說事。
“明日一早進山,圣上可要同去啊”
老都督鄒介雖然年紀最大,但飯量卻也最大,獨自抓著一根羊腿邊吃邊說。
皇帝面帶笑容,提起酒碗,鄒介趕忙放下羊腿雙手持杯盞,和皇帝碰了一下,隨后一飲而盡。
“大都督老當益壯,朕難得來此自然也不會只待在大營中,不過論及弓馬,怕是力有未遂,可全看大都督的本事了,不要讓朕這天子敗下陣來”
“哈哈哈哈哈陛下放心,老臣雖已年邁,但騎馬彎弓亦能百發百中,諸皇子想要勝過陛下,也得問問我那射雕弓”
幾方團隊狩獵,當然是看團隊戰績,也是一次小規模的調度和統御。
聽到老都督的豪言,帳中之人都笑了起來。
“好,老都督請”
“陛下請”
君臣之間都將酒一飲而盡,隨后皇帝又命人倒酒,再請楚航。
“聽說楚愛卿其實千杯不倒,今日便讓朕看看你的酒量如何請滿飲此杯”
“臣遵旨臣請連飲三杯”
帶著笑意起身,隨后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準了”
皇帝玩笑著,楚航自然連連飲酒。
帳內君臣相宜,一邊的章良喜卻不住皺眉,有心想要勸一下皇帝,但想來陛下難得開懷,又不想掃了陛下的興致。
“可惜譚元裳不在啊,可惜老相國故去了啊,可惜大司命易先生已經多年不得音訊了啊”
皇帝不停喝著酒,喝著喝著想起許多故人,如今雖然從官到民已經廣有人喊出“承興之治”的盛世口號,但這所謂盛世,可不是隨便來的。
是當年一點一滴慢慢積累起來的,明面也好,暗中也罷,曾經很多陪著皇帝一起為江山社稷奔波的人,三十年下來還剩下多少呢
一提到這,賬內的氛圍就帶著一點傷感了。
“楚愛卿,你與易先生也算相識一場,這些年可有他的消息”
或許是得不到的始終就是最好的,也或許是皇帝對于古代奇人異士輔佐君王的野史也很感興趣,對于易書元,大庸天子始終是關切的。
最后一次的消息,是易先生往家中寫了一封家書,這家書雖然從沒有離開易家,但以大內密探的手段,早就一字不落的抄到了皇帝面前。
那信中據說是和龍飛揚一起出門了,為的也是大庸社稷之事,但九年了,再無音訊。
聽到皇帝的話,楚航也明白他在想什么,但也不好明說,只是寬慰道。
“臣雖無易先生的訊息,但易先生吉人自有天相,又有陛下時時掛心,定是無事的”
一邊的章良喜也趕忙道。
“皇上,有龍飛揚這等高手在,定能保易先生無恙,況且易家那邊不也沒消息么”
確實,龍飛揚近乎天下無敵,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易先生真有不測,龍飛揚也不至于連個消息都不能帶給易家,沒消息就是好消息。
不過如今皇帝也不奢求易書元為官了,畢竟對方再天賦異稟,但年齡擺在那邊,只希望他平安吧,若真還有余力,最好還是出仕
“來喝酒”
皇帝難得放縱自己,在場臣子有的心中有些猶豫,有的則和沒事人一樣,但誰都沒有說煞風景的話。
直至天子真的醉了
天子伏案金杯倒,在鄒介和章良喜合力之下,將天子扶到了賬內屏風后的床上,寬衣之后蓋好被子才松一口氣。
章良喜還留在床榻邊侍奉著,用熱面巾為皇帝清潔一下面部和手,鄒介則長出一口氣從屏風后回到前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