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皺起眉頭看著他,隨后扭過頭問三司使程琳道“此事難道不可為也”
程琳搖搖頭道“見錢法開后,朝廷用度恐怕”
“這”
趙禎就揉搓著太陽穴,隨后擺擺手道“仲詢公尚不足六十,正是為國為民之際,豈能現在就棄國家而去不準”
“臣”
“好了,此事先擱置,容朕好好想想。”
“是。”
李諮就黯然退了下去。
趙禎心情不免有些低落,又強打起精神,繼續處理政務。
很快昨日積攢的政事就全都做完,到早上的時候群臣散朝,各回各衙門辦公去了。
本來呂夷簡等三相三參也應該回各自衙署,但現在全都跟著趙禎離開。
群臣們都習慣了,官家和幾位宰相最近神神秘秘,每天就往宮里呆著不出來,有關系親近的去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令人十分困惑。
散朝后趙禎并沒有直接去后苑,而是在垂拱殿后殿和幾名宰相召開了會議。
“現在朝廷每年用度非常高,除三冗之害外,邊防軍費耗資無度,加之趙元昊猖獗,屢屢挑起邊患,邊軍不能無糧。”
趙禎坐在后殿的太師椅上,看著下面三相三參等重臣說道“然交引法虛估愈加高昂,商人入粟邊郡,算茶與犀象、緡錢,為虛實三佑,出錢十四文,坐得三司錢百文,六七倍不止,河北沿邊十六州軍,自天圣九年至景祐二年終,五年便糴糧草,計虛費錢五百六十八萬余貫。”
下方呂夷簡等人臉色凝重。
大宋每年的軍費高達四五千萬貫,其中大頭由各地廂軍、禁軍和鄉軍占據,邊軍的開支則只有一千多萬貫。
因為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使得失地流民極多,造反起義者如過江之鯽。
為了安撫造反軍,朝廷就只能招安,養著他們。
甚至不僅是養著這些流民,目前軍中登記造冊的軍隊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一百二十萬,禁軍八十萬,廂軍四十多萬。
但其中將領吃空餉的不計其數,朝廷不僅要養著那些流民,還要養著那些吃空餉的權貴。
所以導致軍費高昂得不像話。
為解決軍費開支的問題,宋朝朝廷一直在想辦法開源節流,坐茶法就是其中一條。
天圣元年,朝廷采納李諮的建議,采用見錢法應對虛估的問題。
新法實行僅一年,京師榷貨務的收入增加了104余萬貫,邊地馬草增加了1169萬圍,軍糧增加了213萬余石。
而茶、香和東南緡錢的支出反減少了171萬緡,總計所增加的收入和省減的支出共為650余萬貫。
可以說這是個利國利民的好法子。
可惜因為損害了茶商以及大量貪贓枉法的官吏利益,導致反對聲音太大,最終不得不取消。
現在眼看西北邊境又要開戰,朝廷開支怕承受不住,準備重啟茶法。
但重啟茶法就意味著朝野上下又是反對聲音無數,就連趙禎也得掂量掂量那些大茶商給予的壓力,這令他很是犯難。
蔡齊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官家,見錢法從長遠來看確實是個好辦法,但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此法一下子會令國庫空虛,三司那邊同樣反對聲音不絕。”
趙禎嘆息道“唉,難道就不能行了嗎趙元昊叛亂已成定局,西北又將起戰火,邊軍如此消耗,國庫還能維持得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