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勢力是茶商和朝廷大員,那么就針對這兩方面下手。
朝廷大員覺得會導致國庫空虛,那就用交子開銀行來彌補國庫空虛的問題。
茶商那邊則采取分而治之。
因為新政能夠迅速得到現錢,所以一部分需要資金回籠的茶商是比較支持新政。
得到了這部分支持新政的茶商擁戴,朝廷也不用擔心無人可用。
而反對新政的茶商是那些家底比較雄厚,不需要那么快資金回籠,而是要求朝廷可以慢結錢,卻要比實估多近乎一倍來結算。
并且茶政不僅會給予茶商資金,同時還會給茶商茶引,雖然茶商去茶場拿茶還是得給錢,但也會給予一定優惠。
因此對于家底雄厚的茶商來說,多等一段時間,既可以拿到宋朝官府給的超多資金,又能在茶場拿到官府專營的足額茶葉,利潤之高,不止是一兩倍的區別,何樂而不為呢
然而他們卻忘記了,宋朝朝廷才是這一套規則秩序的制定者,宋朝專營茶葉,民間茶葉商人只能通過做運糧任務才能夠得到茶引,也只能通過茶場得到茶葉。
茶場被朝廷控制,這也意味著誰能夠得到茶葉,誰不能得到茶葉的壟斷權在朝廷手里。想通過宋朝朝廷頒布的法律漏洞來牟利,那不是搞笑
所以趙禎只需要把茶葉的壟斷權抓在自己手中,扶持一批聽話的茶商,讓他們乖乖讓出原本虛高的這部分利潤,自然能節省開支。
眾人聽了,覺得這個辦法非常不錯。
唯一的問題就是趙駿這小子貌似是個狠人啊。
趙禎呂夷簡晏殊等人看著還在滔滔不絕的趙駿,心情復雜。
心道后世的未來人,真就一個個血氣方剛,殺伐果斷嗎
之前講慶歷新政的時候也是,張口閉口就是要殺一批違法亂紀的貪官污吏。
現在則又開始針對起商人來,一口一個抄家滅族,手段當真是狠辣。
看來后世的年輕人,確實個個盛氣凌人,存著大宋少有的血性。
很快一個午過去,趙駿覺得肚子有些餓了,被扶回了房間,吃過午飯之后,坐在門外曬太陽,跟晏殊閑談,聊起了明朝歷史。
只是趙駿說的歷史比較斷層,沒有跟晏殊把完整的歷史過程梳理下來,所以導致晏殊現在所得的信息比較殘缺,只能得到一些斷斷續續的歷史消息。
比如晏殊之后北宋之后是南宋,南宋之后是蒙元,隨后是明清,民國以及新中國。
但里面具體發生了哪些大事,他就不清楚。
包括靖康恥是什么時候發生了,具體詳細經過,以及那宋徽宗宋欽宗宋高宗等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引發了靖康恥,他也完全不知。
沒辦法。
晏殊只能盡量做一些引導,讓他主動起歷史,而不敢直接參與到趙駿談論歷史的話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