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肅官風”“審總計”“考成法”“查貪腐”“方田稅”“募徭役”“將兵制”“嚴利稅”等等。
后面的那些是借鑒了不少王安石變法的內容,另外也有一些趙駿的建議。
范仲淹在紙條上梭巡了片刻,然后又加上了“裁弱兵”“保甲制”“市易務”“發均輸”“入基層”“常調動”“算后賬”“三舍制”等等。
這些內容幾乎涵蓋了官吏、土地、法律、軍隊、經濟、教育等多項改革,比歷史上的慶歷新政還要激進。
如果按照趙駿的說法,這里面至少得劃掉二十來項,只能保留不到十項。
可范仲淹看著上面的內容,絲毫沒有改變的意思。
因為他知道一件事情。
這幾天官家他們偶爾才來,一直都是范仲淹陪伴在趙駿左右。
所以時常能私下從趙駿的嘴里聽到一些有趣的話。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是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愿意開窗了。”
這句話給了范仲淹很大的啟發。
他聽到了歷史上后來為什么自己能夠慶歷新政失敗,是在于觸動了整個利益集團。
既然僅僅只是如此小的一些變動,就引發了滔天大的波瀾,那自己為何不把這天捅破了呢
范仲淹看著桌案上的那些鋪滿的紙張,里面每一項他都洋洋灑灑寫了數百字,加起來字得有數千上萬。
若是那些貪官污吏,庸官懶官,地主商人,無能的兵將看到,恐怕已是肝膽俱裂。
“聽趙駿說,后來王安石有個稱號,叫拗相公,說他固執如牛。”
“卻不知道,凡有改革國家壯志者,就要有這樣的固執,否則若是不能堅持到底,變法中途而廢,給國家帶來的危害才叫大。”
“王安石青苗法不能實施下去,就是在于吏治差,趙駿說得沒錯,要想改變國家,首先就必須要政治清明。”
“政壇不能是一灘死水,人人都想著蠅營狗茍,碌碌無為,那這個國家還能長久下去嗎”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讓我來擔這個拗相公的名聲,官家讓我從長計議變法之道,我偏要逆行,將改革之道,貫徹到底。”
“想來就算趙駿眼睛康復了,他也會支持我的想法。希望到時候,他也能站在我這一邊”
范仲淹舉起手足的毛筆,又沾染了一些墨,將他新寫的幾條添置了細節內容補充之后,就從旁邊的桌案下,拿了一策空白折子出來,稍微思索,便開始奮筆疾書起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