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進山的時候,他的手機揣口袋里,筆記本放在筆記本包,再收納到行李箱中,泥石流爆發的時候,手機必然進水進泥巴,筆記本因為有行李箱和筆記本包保護反而沒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太陽能板,卷起來很小,總共四快,用塑料薄膜包著放在行李箱。
這東西在某寶上二百多塊錢,特別便宜,還是第三代升級版,有防水帆布包,雙b接口,支持qc快充。
那時也是想到尼尼村在深山老林里,可能會有供電影響,就買了一個。沒想到如今全村停電,它成為了全村的希望,趙駿還能聽歌全靠它。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著,汴梁內外,時間就這樣平靜地過去。
直到六月二十七日上午辰時。
距離交子務開設將近兩個月之后,樊樓東三層天字號癸間的雅屋內,寬大的屋子里間與外間擠滿了人,有四十多個,場內頗為沉默。
屋里沒有開窗,桌上一鼎藍釉三足爐散發著幽幽的清香,讓本就有些不透風的房間里就變得更加悶熱。
大家或坐或站,或雙手抱胸,或站墻而立,誰也沒有人說話。
如果田昌在的話,就會認出來,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成都府路以及汴梁一帶有名的茶商。
場間安靜了好一會兒,過了片刻,之前去碼頭接田昌的周云升才緩緩開口說道“諸位,開弓沒有回頭箭,干吧。”
“真的要干嗎這會不會太冒險了些要不要再商榷一二”
有人說道。
另外一位王家家主王敏環顧眾人道“朝廷斷了我們的財路,如果不想辦法阻攔見錢法的實施,明年你們別說還能拿到錢幣,茶引估計都拿不到多少了。”
“是這么個理,但你們汴梁茶商已經被朝廷斷了茶引,聽說還有幾家被下了獄,這次就算成功了,朝廷要是秋后算賬怎么辦”
有個成都茶商接茬道“而且在這個風口浪尖上,就這么明目張膽跳出來,會不會太冒失了些我等是為了求財,又不是去送命要不還是等過一段時間,看看朝廷那邊的口風再說吧。”
“是啊,現在這么做過于激進了點,惹怒了朝廷,我們可就遭殃了。”
“還是再等等吧,也許還會有轉機。”
“等什么”
周云升大怒呵斥道“再等下去,今年米麥你們還能收到茶引還能拿到耽誤一年的入項,那么大的家業頃刻間就要倒下,不拼一拼以后誰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他這么一說,便讓眾人面面相覷。
雖然宋真宗時期,宰相王旦就說汴梁富商家產十萬貫以上的比比皆是,百萬貫以上者也有不少。
但實際上大宋的商人們真沒那么有錢,當時腰纏萬貫就已經是土豪,在一般縣城里當個首富都沒問題,更別說百萬貫以上級別。
整個汴梁茶商行業,就只有田昌做到了身家百萬。
他一次性能從杭州運來十二萬斤茶葉,最多的時候二十萬斤,即便是只按普通茶葉一二百文一斤價格賣,也能賣出一兩萬貫乃至三四萬貫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