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刻趙禎坐在桌案后面,房間內香料味道與茶香四溢,他面色凝重地看著手中的劄子。
范仲淹就這樣肅然而立在下方,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過了好一會兒,趙禎將手中的劄子扔在桌上,抬起頭認真地看著范仲淹,說道“范卿,這就是你寫的條陳三十二事這可比你后來的條陳十事還多了二十二事。”
“是。”
范仲淹沉聲道“西北戰事一起,不管能不能打贏,都會造成國家飄搖動蕩。若是不能潛心改革,剔除弊病,大宋危在旦夕之間。因而臣痛定思痛,結合那王安石變法以及趙駿的建議,多加了二十二條。”
趙禎都被他給逗笑了,隨后生氣說道“真是好啊,這改革到了范卿嘴里,反而變得那么輕松,只往里面加條事就行了。范卿,你知不知道,真按你說的這么做,大宋很快就會亡”
“知道”
范仲淹說道“趙駿說三冗既是依附在大宋身上的毒瘤,也是大宋的救命之藥,三冗不除,大宋慢性死亡。強行剔除三冗,大宋死得更快”
“那你還如此激進”
趙禎提高了聲音,呵斥道“大宋九十年后才滅亡,朕還沒當亡國之君呢,你就這么急著想讓朕當趙佶那種不肖子孫嗎”
范仲淹就說道“臣只是上了將來需要改革的地方,也詳細些了為什么要變法的原因。具體改革方式和內容,自然還是要商榷。陛下不要忘了,趙駿眼睛快好了。”
“唔”
趙禎略微沉吟,就沒有說什么了。
因為范仲淹上的劄子里確實只是寫了弊端以及造成這些弊端的根本,并沒有說要立即實施,而且人家說得也沒錯,這里面的確都是如今大宋各地的弊端。
要想變法,你好歹得清楚自己哪里出了問題才能變法,所以人家范仲淹也沒錯。
只不過這里面的內容也讓趙禎看得心驚肉跳。
若真按他的一次性改革變動那么大的話,整個大宋都得風雨飄搖,如果沒有殺人的魄力,國家會動蕩難安。
因而趙禎就敷衍地鼓勵道“范卿做得很好,不過你現在更重要的事情還是西北戰事。你可知道若是不能抵擋住趙元昊,就算你這條陳做得多好,都不過是一些廢紙。”
范仲淹沉聲道“陛下,臣自然知道輕重緩急,西北之事,臣早已有了對策。條陳里的一些事情,也能幫助西北戰事順利,這都是為了大宋天下。”
“卿能有此心,那便是再好不過。”
趙禎欣慰不已。
如今最重要的還是西北那邊的情況。
不管是見錢法還是交子務,本質上就是為了解決西北那邊的糧草問題。
范仲淹能夠一直對這件事上心,趙禎還是非常高興。
然而范仲淹很快就說道“陛下,夫戰者,軍糧為首,其次精兵強將,再次為后方統籌。為大宋江山,請陛下罷呂夷簡、宋綬”
趙禎臉色就再次沉了下來,冷聲道“范卿,你怎么回事,正是國家興亡之際,正該大家團結一致,你應該知道,朕最厭惡黨爭。趙駿說后來你慶歷新政,便是因朋黨黨爭而罷黜,難道你又想重蹈覆轍”
范仲淹深呼了一口氣,隨后說道“臣只是想告訴陛下,大宋江山并不是簡簡單單罷黜幾個官員就能挽救。但有些官員卻不得不罷黜,呂夷簡剛愎自用,獨斷朝綱,若他是一心為公那還算是件好事,可官家不要忘了,呂夷簡,正是天下官員庸吏在朝堂上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