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駿說道“你們只考慮了一方面,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以及爭奪社會財富總值就能概括所有。諸侯王提高了生產力,就想攫取更多的人口、土地和權力,這與剛才說的一點都不沖突。只是區別在于,諸侯王屬于自己強大之后主動攫取,那些起義者則是被動抗爭。”
“此話何解”
范仲淹問。
“這就要說到西漢末年和東漢末年了。”
趙駿說道“前面幾次王朝覆滅,都是因為地方勢力生產力的提升,想改變與君主國之間的生產關系。而到了西漢末年,則是因為生產力下降,反作用于生產關系,從而引發的王朝更迭口有點干了,來點水。”
趙禎向后面的王守忠使了個眼色,王守忠會意,馬上倒了一杯茶水送了過來,趙駿挺喜歡喝茶水的,他小時候在農村,爺爺就喜歡摘山里野茶葉,一燒就是一大壺,很解渴。
眾人看著他咕隆咕隆喝完,擦了擦嘴巴,然后才開口問道“我剛才說到哪里了”
“說到西漢末年生產力下降,反作用于生產關系。”
“是了。”
趙駿就說道“那為什么會出現生產力下降呢”
眾人沉默。
面對趙駿的問題,沒有人說話。
因為誰都知道。
這個問題早在西漢末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人給了答案。
大司空師丹提出“名田皆無不得過三十頃”“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關內侯、吏民三十人。期盡三年,犯者沒入官”。
也就是限田限奴。
但。
有什么用呢
還是無法阻止西漢的滅亡。
所以這里每個人都知道“土地兼并”。
可每個人都不能提出來。
因為他們就是利益既得者,就連范仲淹在內,都有上百畝職田,在老家買了千畝良地。
這里。
每個人都是地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