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文應連忙躬身道“知司,這邊走。”
說著帶著趙駿出了后閣。
后閣外面的天已經亮了許多,因為早朝經過一開始的國事以及一系列其余事情之后,已經是早上六點多鐘。
天色灰蒙蒙的,九月上旬晚秋的秋風略微讓人感覺到一股寒意,讓趙駿忍不住打了個冷戰。
走到了垂拱殿側面廊下,透過紙窗以及里面的燭火,隱隱約約已經能看到其中不知道站了多少人影。
里面倒是還算安靜,趙駿不知道百官剛才在說什么,但用腳指頭想都知道,他們現在恐怕都在眼巴巴地望著自己過來。
想看看自己到底是何方神圣,能成為他們這些人僅次于趙禎的領導者。
很快趙駿走到了垂拱殿門口。
剎那間齊刷刷無數雙眼睛看了過來,能夠來上朝的基本都是汴梁四五品以上大員,個個穿著朱紅色或絳紫色的朝服。
朝服也有紫、緋、綠之分,款式因品級不同與常服也有不同。有的戴獬豸角,有的戴三梁冠,還有的戴進賢冠。頭上的簪子、腰間的腰帶、玉佩、錦綬都各不一樣。
唯一相同的是,他們的眼睛都像是冒火一般,似是要將趙駿生吞活剝。
“此人便是趙駿怎么這般年輕”
“我記得歷代科舉入仕者,從未聽說過什么趙駿的名字。”
“未參加科舉,且如此年輕,沒經歷地方州府,就能登上一品,官家怎么能授予他如此重位諸位相公也是糊涂了,為何沒有勸勸官家”
“莫不是什么妖人不止是官家,連諸位相公都被此人迷惑了,恐怕此人的妖術不得了。”
百官們低聲議論著。
在他們眼中,趙駿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小伙,與他們預想的天差地別。
雖然長得挺帥,但這年頭帥不能當飯吃。
因此面對官家以及宰相們的力挺,一個個都是失望不已。
還以為真是什么隱世大賢呢。
結果就是一個毛頭小子。
怎么能讓這樣一個小年輕,輕易爬到他們頭上去呢
一時間百官怒視著他,都以為他用什么辦法蠱惑了官家和宰相。
趙駿則走到門外,深呼了兩口氣,對殿內的細微聲音充耳不聞,昂然踏入殿內。
兩側都是官員,官員們隨著他的移動目光也在移動。
趙駿自中間眾人出列上奏時特意留出來的通道一路走到臺階下,仰起頭,向趙禎拱手道“趙駿見過官家”
宋代沒有帶清仰面視君如同刺王殺駕那么離譜,畢竟這是一個官員敢拉著皇帝的龍袍追著皇帝說教,甚至口水都噴到皇帝臉上的時代,仰頭看皇帝并沒有什么問題。
趙禎雙手虛抬,說道“免禮”
“謝官家”
趙駿就把手放下來,依舊站在原地。
“趙駿,大才也朕深知一個國家要想興旺,就必須要有主謀之人,需要有卓遠見識者帶領才能讓國家富強。”
趙禎隨后環顧下方百官,最后目光看向趙駿說道“因而朕發現趙駿這般才俊,便破格提拔。特例策封汝為宋國公,歸德軍、泰寧軍、興國軍三鎮節度使,領知政制院,統領百官,盛興大宋”
“再謝官家”
趙駿又拱手行禮,這比昨天商量得還多出三個節度使來。
不過他也知道宋代的節度使其實就是榮譽銜,類似于勛官當中的上柱國,并不是什么軍權職務,基本上就是多領三份工資的差事,倒也無所謂。
所以別說三個,來三十個也沒什么意義。
只是讓趙駿沒有想到的是,當他的爵位和節度使被授予后,下面的群臣們便頓時又一陣騷動。一個個交頭接耳,震驚不已。
就連原本打算等趙駿上來之后,立即上奏折彈劾,給他一點顏色瞧瞧,讓他知道大宋臺諫官厲害的諸多諫官們,都愣在原地,默不作聲。
因為這節度使和封國太讓人震撼。
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節度使比較泛濫,甚至出現了六十多個節度使,往往一人身肩兩鎮甚至三鎮,比如張、韓、劉、岳四大將帥,基本都是兩鎮節度使。
后來韓世忠、張俊、劉锜更是身肩三鎮,榮譽銜加到了極致。
但在北宋前中期,節度使還沒那么泛濫,往往只有朝廷重臣、外戚、皇室貴族才有可能得到一個節度使的榮譽。
如韓琦和文彥博是北宋唯二的兩鎮節度使,其余官員,縱使宰相,最多就一鎮。
可百官們萬萬沒想到趙駿竟被授予了三鎮。
且被封的還是宋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