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敢站出來說話的,不是諸多御史言官,就是一些鐵頭娃、愣頭青。
如張宗誼、張奎、韓琦、劉元瑜等。
此刻支持者明顯占了多數,加上不少朝臣中立,這二十來個反對者成為了少數。
一時間殿內立場涇渭分明,支持者至少有三四十人之多,剩下還有幾十人則沒有貿然出頭,靜觀其變。
“趙駿,你怎么看”
所有反對者和支持者都站了出來,直到此時,趙禎才看向趙駿。
他很期待趙駿會怎么處理眼下的問題。
聽到這句話,大家的目光自然也看向趙駿,包括宰相團隊里表示要支持他的人,都是一臉疑惑。
既然要做百官之首,大宋士大夫的領頭羊,那就自然要彰顯出他的能力。
趙駿就站了出來,走到趙禎臺階下,背對著趙禎,面視百官,環伺一周,看向最前面的那個反對者問道“你叫什么”
“監察御史張宗誼”
張宗誼昂然挺胸抬頭,似乎不畏權貴。
趙駿想了想道“你為什么反對我執政”
“你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如何能當得起大宋執宰”
張宗誼說道。
趙駿就笑道“我記得天圣年間你們家有人偽造地契奪族人田,還說這族人是來歷不明者,并非你的族人,你當時裝聾作啞,還是大理寺丞章頻破了此案。你馬上與家人撇清關系,現在又搞來歷不明,你這是舊疾復發了,跟你家人一個德性啊。”
“你”
張宗誼大怒。
趙駿說道“我的身份官家知道,諸位相公也知道,就你不知道,你算老幾罷職免官”
“張宗誼縱容家人奪族人田地,罷職”
趙禎順勢說道。
張宗誼驚駭不已,連忙拱手說道“官家,這是趙駿肆意報復,臣絕沒有縱容家人。”
“拉下去”
趙禎擺擺手,以前他絕對不會這樣對官員,但現在為了祖上江山,不得不如此了。
立即就有禁衛上來,拉著面如死灰的張宗誼離開。
接著趙駿看向張奎,問道“你叫什么”
“殿中侍御史張奎”
“為什么反對我”
“自是為了維護國家法度”
張奎抬起頭說道“你并非科舉入仕,按例決不能擔此重任。”
“我聽說過你,人不錯。我前段時間讓皇城司查那些御史,看看有沒有和馬家韓家勾連著,查你的時候發現你為官還是很好。”
趙駿說道“但有一點你就錯了,法度是會變的。漢代沒有科舉,只有察舉,未來幾十年后,可能會沒有科舉,只有高考。孔子還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如果一個人的才能超過大家,為什么就不能帶領大家走向光明的道路呢”
張奎還想說點什么,趙駿擺擺手道“別揪著什么法度不放,規矩是人定的,要靈活運用。當官也是,死腦筋的人在官場上走不了多遠。”
旁邊范仲淹臉色一滯,哀怨地看了趙駿一眼。
趙駿說完后也沒搭理張奎,又看向下一個。
那人站直說道“太常禮院吳育。”
“哦。”
趙駿環顧四周,問道“誰是劉元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