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在喧鬧中開始,又在沉默中結束。
以往如果皇帝任性地任命一位非官僚士大夫階級的人,往往會被整個官僚士大夫針對。
比如目前的樞密副使王德用,這個人跟狄青一樣,也是武將出身,遭到了整個文官集團的打壓,甚至還有人說他樣貌獨特,有皇帝之相,誣陷他可能造反的奇葩言論。
這就導致王德用謹言慎行,平日里在廟堂上跟泥塑的菩薩一樣,緘默其口,輕易不會發言,以免說錯了話,就被文官集團群起而攻。
但今日趙駿卻得到了宰相團體的支持,其余高官又因看不清形勢,不敢貿然發言,因此處境比王德用以及后來的狄青強了太多。權勢上也比之他們厲害,令官僚士大夫處于分裂狀態。
下朝之后,諸多官員都回去換上了常服,各自回自己衙門辦公。趙駿也回家換上了一身紫色大袍,頭上戴上了有兩個翅膀的官帽子。
用電腦自帶的攝像頭照了照,還挺好看。
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總體上就遠不像王德用以及狄青那樣,堪稱一個人面對整個階級的打壓。
再加上趙駿本人也果斷,剩下的那些反對派被他輕易分化處理,因此政制院的建立以及執宰的人員毫無懸念地通過,至此政制院位于兩府三司之上,節制百官
現在這個狀態肯定沒法維護保養了,不過降低使用頻率,不運行大型游戲,只做一些資料存儲和資料錄入,小心別摔到或者磕壞,用個十年應該還是沒問題。
所以他打算每天帶上筆記本前往政制院辦公,主要是用于資料錄入,把各個衙門上交的數據統一篩選,然后再派人調查,看看情況。dg
趙駿把筆記本帶上。
筆記本的壽命一般在五到七年左右,但這也跟電腦配置、使用頻率、使用方式、維護保養等有關。
政制院所在的后閣大小堪比紫宸殿,畢竟大慶殿是皇宮最大的建筑物,占地面積也大,除了主殿和左右東西挾以外,就只有一個后閣矗立,自然修得大些。
殿閣恢弘高大,巍峨聳立,上面用琉璃瓦鋪著,雕梁畫棟,四周各有翹起的飛檐斗拱,角落里還掛著鈴鐺,秋風吹動,清脆作響。
從西華門進入皇宮,一路往東過承天門,沒多遠就到了大慶殿后門,穿過后門就是后閣,如今的政制院辦公處。
趙駿住的地方就在西華門外,距離上班地方也就四五百米左右,走路不到八分鐘,非常方便。
看到他進來,一些官員紛紛打招呼向他拱手行禮。
政制院的整體框架已經做好,大體是按照政事堂的標準來做,似乎相當于一個翻版的政事堂,只是比政事堂權力更大而已。
趙駿步入殿內,殿內環境早就布置好,主位正對著大門,是趙駿的辦公桌,左右各布置了數個桌案,兩側還有廂房以及大量小房間,用于儲存資料和政制院其余辦事員的工作間。
“知院”
“開會”
等人齊之后,趙駿大手一揮。
趙駿覺得這個框架還是有些問題,便在自己辦公桌上隨意看了些各地送來的公文,等著其余人上班。
呂夷簡他們住得遠點,回家換衣服也慢,一直過了半個時辰,才陸陸續續到齊。
趙駿坐在主位上,呂夷簡王曾各自在他的左右手兩邊,接著王隨、蔡齊、盛度、宋綬、范仲淹、晏殊各自坐好,總共八個位置。
由趙駿自己擔任會議記錄員,畢竟他可以字,打字速度又快,比用毛筆字寫肯定要快得多。
在后閣右側廂房里間有一個會議室,是專門布置出來用于開會用。
眾人就跟著他進入會議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