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現代北京人回到明清時期的北京城,一口地道的京腔保證會被人當成本地京爺。
宋代的白話文雖然跟明清時期略有差異,但差異已經不多。
在市井發展繁榮當中,話本自然流行起來,極大豐富了汴梁百姓的生活。
趙駿聽到宋彩的話,納悶道“什么都有是指”
“就是那個。”
宋彩擠眉弄眼,表情逐漸猥瑣。
趙駿一聽,立即嚴詞拒絕道“宋兄說的什么話,我豈是那樣的人,我趙某是看春秋的這類東西,若是我見到了,必要狠狠地批判批判”
宋彩便換了副表情,連連點頭道“正是正是,我的意思是到時候拿些這種書,送到趙兄府上,給趙兄批判一番”
“那是最好。”
趙駿點了點頭,環顧四周。
老板便湊了過來,堆砌笑臉向宋彩說道“這位官人真是好見識,咱們遠景書社,是全書香坊書籍最多的地方,什么書都有。”
說著又對趙駿說道“這位公子想買什么書只要能說出個大概來,小店必能滿足公子的任何要求。”
他稱呼宋彩為官人,稱呼趙駿為公子,就屬于看人下菜,認出了趙駿身份不簡單。
宋彩也不惱,熟門熟路地指著里間說道“我最近正想買點話本回去看,待會店主領我去看看。”
“是是是。”
掌柜的連連點頭。
趙駿則說道“我聽說你們遠景書社有印刷坊”
掌柜的頓時眼冒金光道“有有有,公子是想刊印詩集,還是撰寫文章”
這可是筆大買賣。
古人要想出版自己的作品,可不是投稿出版社,而是自費找印刷廠。
當時印刷難度比較大,想要刊印自己的詩集文章,就必須要印刷廠自己雕刻雕版,成本非常夸張。
一整套雕版按往往需要幾十甚至上百貫,要是多,比如幾十上百萬字,花費上千貫都有。所以刊印詩集可比單純賣書賺錢,不管別人印多少書,都是賣的雕版的價。
因此掌柜的遇到這樣的大主顧,自然很高興。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趙駿說道“嗯,我想買個現成的印刷坊,自己印刷,聽說你們想把印刷坊賣掉,就過來問問。”
掌柜的當時就長大了嘴巴。
以為是個大主顧,沒想到人家太有錢了,直接要買印刷廠。
他勸道“公子若是想印刷自己的詩集文章,沒必要買印刷坊回去,以后把樣紙送來,我們幫忙雕刻就是了。”
“你不懂,以后要弄的東西太多,還是買個印刷坊更方便。”
趙駿說道“你們不是正在對外出售嗎”
掌柜的想了想道“這事確實是東家吩咐的,不過具體事宜還是要問問東家。”
“去叫你東家來吧。”
“是。”
掌柜的知道這位看外面的保鏢就知道是貴客,不敢怠慢,吩咐店里的伙計招待好,自己急匆匆跑出去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