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李三郎嘆息了一聲,搖搖頭道“去送六郎他們最后一程吧。”
上午時分,李三郎等人吃了早餐,稍微休息了一下,到午時初的時候就喬裝打扮了一下便出門去了。
此刻外城東街靠近新宋門的方向已是人山人海。
處決的地點選在城外。
汴梁的城外并不是荒山野嶺,而是一片類似于城鎮一樣的地方。
整個汴梁外城已經構建出了封建時代的城市規模,城外則依舊有人居住,猶如后世城市邊緣的城中村。
成千上萬的汴梁百姓蜂擁到了城外去看熱鬧。
汴河岸,北面不到百米便是柳永作詞的“楊柳岸,曉風殘月”,沿岸的楊柳枝葉發黃,隨風輕擺,青草也是一片枯色。
兩岸聚集了不知道多少百姓,周圍有亭舍、棚戶、木屋,家家戶戶都出來,眺望著這邊的情況。
而在大路中央,一架架囚車關押著大量犯人緩緩出城。
左右兩側都是武裝到牙齒的皇城司禁衛軍在旁邊看著,里三層外三層地,戒備森嚴。
出了外城約一里處,便到了法場上,那是片空曠的草地,皇城司在這里搭建了一些臨時帳篷設施,又做高臺,圈出一塊約兩三畝的空地。
空地外用拒馬圍起來,士兵們守在拒馬后面,禁止一切人員入法場。外面已是人山人海,到處都是看熱鬧的汴梁市民。
差不多到晌午時分,囚車上的犯人被捆綁著,戴著腳鐐押下了車,一個個背上都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滿了罪名,每個人都被兩名士兵押著,站在高臺下。
這次主斬官是新上任的皇城司副使高繼敏,此人是宋初大將高瓊的十三子,原是內殿承制,在王世隆被開除后,由曹修舉薦進了皇城司。
隨著高繼敏拍了一下驚堂木,皇城司押司陳忠拿著個大喇叭走上了臺,叉著腰大喊道“肅靜肅靜肅靜”
場外原本嘈雜的聲音就慢慢平息下來。
陳忠高喊道“大宋立國七十余年,汴梁城中,天子腳下,幫會橫行。他們欺壓良善,為禍地方,讓汴梁很多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所謂大風起兮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黑社幫會,任何時候都要剿,不剿不行”
“諸位汴梁百姓們想想,你拖家帶口,來汴梁討生活,好不容易發了月祿,手里有幾貫錢,想給妻兒安置點衣物,卻突然被這些幫會份子搶了,落得身無分文。”
“所以沒有這些黑社幫會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官家得知城中幫匪肆掠,憂心忡忡,特令皇城司及開封府,抓捕城內作奸犯科之眾,以正視聽。趙知院親自下令,斬首重犯,明正典刑”
“望諸位汴梁百姓,踴躍檢舉。若是發現匪徒,千萬不要害怕,向就近皇城司或者開封府衙役檢舉,若發現匪首,有重賞”
說完之后,陳忠下了臺。
那高繼敏是個人狠話不多的類型,等他說完之后,扔出紅簽,冷聲道“斬”
“斬”
禁衛軍們紛紛高喊。
頃刻間下面的犯人們頓時嚇尿了褲子。
很多人都癱軟在地上,被禁衛軍士兵幾乎是強行架到高臺上。
接著四周拒馬邊上,就數十名文職人員,手里拿著公文,當眾向百姓們宣讀死刑犯們的罪狀。
趙駿并不是一個嗜殺的人,皇城司抓了兩三千人了,目前審判后直接不經過大理寺、刑部審核的死刑犯約二百多人,都是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