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晚秋時節,宮中的桂樹漸漸凋落,但還依舊蘊育著濃郁的桂子香味,飄揚四溢。
午時的崇政殿矗立在秋冬交集的陽光下,顯得巍峨高大。
趙禎此時正在崇政殿內批閱奏折。
政制院雖然建立,但為了照顧皇權,基本上宰相們處理完政務,都要他核查。
除此之外新部門成立,人員安排以及罷免官員,也需要他簽字同意。
不然要是趙駿直接開口就能任免官員,這在大宋官場上就又會是一場地震。
恐怕彈劾趙駿以及三相三參要架空皇權,準備造反的劄子要把整個崇政殿都給淹沒。
所以雖然政制院有任免官員之權,但至少形式上還是要得到皇帝首肯。不過現在趙禎什么都答應,這種事基本跟走個過場沒什么區別。
“蔡相已經上了劄子,準備調曾公亮為火器司知司,執掌火器制造,現在只要等大孫給出制作火器的辦法,那朕的大宋,也就有火槍和火炮了。”
趙禎看著手里的奏折,滿意地點點頭,隨后目光滿是憧憬,心里想著,“要是大宋有這火器,豈會再懼遼國若范卿能夠擊敗西夏,再退遼國的話,朕之威望,無可睥睨了。”
他合起手中的奏折,先是激動不已,憧憬著大宋一旦有火器,就能縱橫神州,橫掃西夏與遼國的場景,只是想想著,隨后又臉色凝重,心中憂愁不斷。
雖說雖說如果能擊敗西夏和遼國,他在大宋的地位將比肩太祖,甚至超越太祖,而且整個大宋也將日益強盛,堪比漢唐風采。
但人在憧憬什么,也會擔心什么。
趙禎在想,要是能勝,那必然是一件好事。可萬一敗了呢
遼國畢竟強大。
哪怕趙駿說過,現在的遼國同樣內憂外患不斷,已經遠不如幾十年前的盛景。
可人不怕一萬,就總怕萬一。
趙禎就覺得一旦失敗,那對于如今本就風雨飄搖的大宋來說,就會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打擊,恐怕會有滅國之災
所以前一刻還在想著要是大宋能夠打贏宋夏與宋遼戰爭,他的地位該如何偉大。
后一刻就悲觀的想到了一旦失敗,下場到底有多凄慘。
這也是宋朝皇帝常有的情緒。
瞻前顧后,猶豫不決,特別是宋仁宗趙禎,最是如此。
“算了,歷史上本來就敗于西夏,最后遼國陳兵邊境,終究是沒有打起來。對于他們來說,大宋雖然孱弱,可也不是隨意欺凌的對手。何況大宋本就滅亡了”
趙禎想到最后,就有些心煩意亂,干脆扶額不去想這些。他現在有敢于面對遼國和西夏的心思,不就是因為大宋要亡了嗎
反正即便他不做出應對,幾十年后靖康恥還是會讓大宋煙消云散,那還不如孤注一擲。
成了那就大宋奠定強國地位。
大宋就能夠為自己爭取至少五十年和平,從容進行內部改革,然后完成工業革命,在生產力大幅度飛躍之后,吞并西夏和遼國,成就東方霸主
敗了以遼國和西夏的情況也不可能吞并得了大宋。
最多就是跟歷史上一樣增加歲幣,或者造成國內動蕩,不至于讓他老趙家滅亡。
“大孫不會讓咱老趙家亡的,只要大孫在,大宋一定能強盛”
趙禎重拾信心,又看起了奏折。
就在這個時候,王守忠進來躬身說道“官家,小郎和諸位相公來了。”
“哦”
趙禎連忙說道“是發生什么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