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印刷坊的事情即便已經與他無關,但利用老東家的威望以及替趙駿辦事的名頭,還是在印刷坊混了個監工的身份,替趙駿督促報紙的印刷。
工人們也不反感。
其余還有詩詞、花邊新聞、小道消息以及廣告位和投稿欄等。
印刷坊中,趙駿看著第一版的報紙比昨天又增加了許多新內容,填充得不錯,滿意地點點頭道“很好。”
只要給工資到位,月薪超級加倍,二十四小時睡在公司都行。
在工資到位的情況下,第一版的報紙很快印刷出來,上面密密麻麻各種新聞,兩件大事自然是黑社會以及官場地震。
趙駿想了想道“孟東家,托你件事。”
“請知院吩咐。”
院子里的銀杏樹下,孟承起低眉順目,露出討好的笑容道“知院滿意就行,現在什么都弄齊了,只要知院一聲令下,就可以直接印刷,明天滿汴梁都是報紙。”
“這報紙的銷售暫時會是個問題。”
孟承起連連點頭道“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只是這編輯部我可以進去嗎”
趙駿笑道“東家若是喜歡,你去做個總編就是了。”
孟承起的態度無比恭敬。
趙駿說道“東家好文,想必認識不少書生。可以招募一些家境相對貧困的書生,在印刷坊旁邊買棟院子,成立編輯部進行審稿,有什么值得登報的新聞、詩詞、話本、都可以審查。”
隨后趙駿又說道“要想讓報紙在汴梁打出名聲,以后成為大宋朝廷向民間廣發消息的喉舌渠道,就必須要有相應的策略,光內容質量好還是不行這樣,等報紙印刷好之后,你派人送到全城各個茶鋪,每家免費送一份,讓他們給顧客瀏覽。”
“免費送”
“多謝知院。”
孟承起高興不已。
但印刷坊這么多工人,每個月給他們開工資就一百多貫了,基本上甚至可能連最低成本都維持不了,難怪開印刷坊沒什么賺頭。
然而趙駿卻笑道“小了,格局小了。印刷坊除了報紙以外,正常書籍本來就是在印刷,之后還有廣告收入,再加上咱們的受眾不僅僅是汴梁,還有整個京畿路,京畿路人口數百萬,只需要有十萬客戶,印刷坊每月收入就能達到一兩千貫以上,何愁賺不到錢呢”
孟承起猶豫道“知院,我們的前期投入已經如此巨大,這報紙每張也要10文錢成本,只賣12文錢,即便賣一萬份,也只賺23貫,一月下來,堪堪夠印刷坊基本開銷,這前期投入怕是收不回來吧。”
很多人以為宋朝一貫是1000文銅錢,實際上官方定的是770文為一貫,不過民間基本維持在850文錢左右,所以如果報紙每個月四期,每期賣一萬份的話,收入大概是235貫。
趙駿毫不猶豫道“前期免費送就是為了讓他們形成依賴,而且我們是獨家壟斷,只要百姓想看新聞,想詩詞,報紙就不愁賣不出去。”
他的目光下垂,盯著手中的報紙。控制了民間輿論,不管是對官場還是對很多事情,都有極大的幫助。
孟承起驚訝道“可是真的會有那么多人買嗎”
“會的。”
至少未來若是開墾海外,在報紙的宣傳下,怕是不計其數的大宋百姓將奔赴遠方。
到時候整個世界都有漢人的足跡,也就不用擔心海外開拓的問題。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