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爺爺回來,他興奮地跑出城外二十里迎接,到地方后就把車夫趕到了另外一邊,親自給爺爺駕車。
他笑著說道“汴梁的樣子雖然變化不大,但官場上現在變化可大了很多。父親現在是戶部判官,眼瞅著鹽鐵司一百多人被扒光了趕出去。”
李迪搖搖頭道“老夫以為這輩子要等到呂夷簡那廝下了相位才能回來,倒也算是托了這位新上任的政制院知院的福,還能有重回朝堂的一天,卻是不知道這位政制院知院,到底是何等樣人”
“這位知院那可厲害了,開封府那么多貪官污吏,說殺就殺了。汴梁那么多黑惡社團,說抓就抓了。還有官場上很多跟他們有勾結的官員,光被抓的就二三百人呢。”
李孝基樂呵地說著,隨后又從懷里掏出一份報紙來,遞給李迪道“翁翁,你看看這個就知道了。”
“這是何物啊”
李迪接過報紙,因為位置問題,第一眼看到的倒是詩詞。
里面有兩首。
一首是鵲橋仙,另外一首是念奴嬌,作者都是一個叫周樹人的人。
“這東西叫報紙,昨天早上出現的,咱家不是開了鋪子嗎想辦法弄了一份,連那趙知院都在上面寫文章呢。”
李孝基回答道。
李迪就掃了眼那兩首詞,心里說了句好詞,隨后也沒有再細讀,攤開到正面,看到了趙駿寫的兩篇文章。
第一面自然是寫掃清黑惡勢力的內容,第二面則是鹽鐵司的問題。
看完之后李迪心里就有了數,沉吟著道“這趙駿真乃奇人也,一百多名官員,竟就這樣被罷免了官家居然會答應”
“不止官家咧,諸多相公,甚至包括希文公都聲援他,滿朝如今至少有一半官員都支持他的決定。”
“這政制院支持他倒也正常,新的政制院比之從前的相公權勢還要大,我若是他們,為了自己權勢也會這樣做。主要是我沒有想到官家也支持,這不是官家的性子。”
“說起來官家這半年來性子改了許多,父親說,若是以前,他斷不可能給皇城司權柄,讓他們在汴梁殺那么多人,但現在”
“真是奇哉怪也,即便這人天縱之才,為什么是他能執掌政制院呢”
“誰知道呢,也許相公們知道。”
“呵呵,王曾以前雖然舉薦過呂夷簡,但這兩年二人也多有相爭,絕不是相善之輩。現在卻都入了政制院,在他治下,莫非這人是宗室也不對啊,即便是宗室,官家又怎么敢重用”
“汴梁倒是有過他是先帝幼子的傳聞,連大宗正都上劄子詢問這事,不過為官家所駁,想來不是宗室。”
李孝基笑道“但據說他才二十多歲,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且得到三相三參擁護,必有奇異之處。翁翁到了汴梁之后,可以盡量與他結交。”
“嗯,老夫也是這般想的。”
李迪撫須笑道“我孫兒在這樣的年紀能有這般見識,也是奇異。”
李孝基樂呵道“都是翁翁教得好嘛。”
“哈哈哈哈哈。”
李迪大笑起來,一笑是為了自家孫子聰慧。
二笑則是汴梁政壇如今與眾不同了。
這政制院知院,真是令人好奇。
既然那位知院能在呂夷簡的阻力之下,把他召回京,可見其能耐。
自己。
到時候一定要親自拜見一番才行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