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正威“”
他只好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這位最近勢頭太猛,火氣也比較大,三司鹽鐵司一百多人,說罷就罷了,雖然掀起了很大波瀾,但還是被鎮壓了下去,足以說明如今政制院的強勢。
反正連官家都不操心,他們又何必操心權力都被政制院收攏的這個問題呢。
“官家”
便在這個時候,夏竦站了出來,向趙禎拱手。
眾人看過去。
趙駿挑起眉頭,他以為夏竦要來找事了。
上次劉元瑜什么都招了,雖然劉元瑜沒有任何證據,但趙駿可是知道歷史上這家伙小人行徑,干出這樣的事來不稀奇。
所以就看著他。
沒想到夏竦說道“臣以為政制院不應該只由幾個宰相入內,既然是天下政務都出自政制院,樞密院、三司也應該有人入政制院才行。”
“不行。”
趙禎毫不猶豫地拒絕。
“為何”
夏竦不解道“政制院也應該由在多政司任職過的人入內才行,若讓沒有這方面經歷的人入內,豈不是會出現亂政臣以為增大政制院人選,并不是壞事。”
“不錯,臣也以為應該增大政制院名額。宰相們雖定國家大計,然三司和樞密院之事,終究是由三司使和樞密使裁定,宰相并不一定都清楚。”
三司使程琳見夏竦居然率先提了他一直想提的事情,就也果斷開口說道“若有三司的人進入其中,自然也能夠為政制院獻策獻力。”
樞密使張耆冷眼旁觀,他是真宗朝老臣,也是武將出身,同時早年傍上過劉娥的大腿,一直不受文官集團待見,這個樞密使在樞密院基本上就是名存實亡。
樞密院真正的掌權者是同知樞密院鄭戩、同知樞密院事李諮以及簽書樞密院事陳堯佐。他與樞密副使王德用是邊緣人物,自然不會輕易發言。
只是沒想到趙禎毫不猶豫地回絕道“政制院人員名額裁定,在當中諸卿未曾退離之前,不會產生人員變化。”
眾人心中一驚。
夏竦和程琳稍微思索了一下,便默默退去。
顯然他們也明白了趙禎的意思。
也就是說,政制院這些人是恒定的,除非呂夷簡他們有人退休,否則就會一直干下去。
今天試探到了足夠的信息,也夠讓他們回去消化一下了。
至于他們是老老實實等待呂夷簡他們退后,又或者想什么歪主意,彈劾呂夷簡他們,想把他們搞下去自己上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而這邊呂夷簡、王曾等人互相對視一眼,心道以為夏竦是想搞事,沒想到這廝是想試探一下怎么進政制院。
只是夏竦絕對想不到,進政制院的條件可不是宰相,而是必須是趙駿的知情人才行。
如果你不是知情人,誰來都沒用。
你是知情人,哪怕是王隨這樣碌碌無為,歷史上早就被韓琦彈劾下去的宰相,也能穩如泰山。
所以進政制院這件事,還真跟能力與官場斗爭無關,全看趙駿穿越的時間。
早朝又聊了其它國事。
等到上午七點多鐘就退朝了,以前各部門的政務都是在早朝上匯報給皇帝,然后與宰相們一起處理,所以早朝耽誤的時間多。
但現在政務全都交到政制院,早朝只討論全國各地發生的事情,沒有以前那多事,反倒是下朝快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