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景佑改制內容,時間也差不多到了晚上七點多鐘。
眾人該各回各家。
按照以往慣例,趙禎都會送趙駿回去。
祖孫二人邊走邊聊,聊的內容一般不會是朝堂政務,而是生活的事情。
趙禎有的時候會問趙駿來了大宋習不習慣,是不是應該早點找個妻子,或者后世的生活到底有多便利之類。
噓寒問暖,交流感情。
這也算是雙方增加友誼的契機。
但今天范仲淹卻死皮賴臉跟著,亦步亦趨。
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范仲淹家也在西城,在西外城的大觀巷,跟趙駿還算順路,都在西邊。
可往常時候范仲淹都會先走,并且也不是走西華門,而是向東從臨華門出后苑,再往北出拱宸門,隨后再從西面的梁門里大街直接往梁門方向去。
如果他走西華門的話,還得先走南面到宮門,出了西華門后往西北方向的梁門去,從路程的遠近來說,要繞不少路。
所以今天的舉動顯然很反常。
趙禎算是看出來這家伙應該是有話對趙駿說,走到延福宮就對趙駿說道“大孫,今日朕就送你到這吧。”
“好。”
趙駿點點頭,然后囑咐道“這段日子老哥還是多陪陪皇后,哪怕再不喜歡,那也是正宮帝后,未來還可能會誕下太子,應該好好對待才是。”
這段時間他們的感情也比較到位,兩個人之間平等對待,而且歷史上呂夷簡、包拯他們規勸趙禎的時候,說話更不客氣。
所以即便這算是過問趙禎的家事,但至少對于趙駿,乃至于呂夷簡包拯他們這樣的人來說,都沒什么。
何況帝王的家事不是小事,特別是關于皇子的問題,每年大臣們都得勸趙禎幾句。
趙禎輕點下頜道“朕知道了,大孫放心,朕待會就去坤寧殿。”
“那我先回去了。”
趙駿就招招手,示意自己離開。
他走在前面,范仲淹向趙禎拱手行了一禮,便踩著小碎步跟了過來。
王守忠代趙禎送他們到西華門,不過王守忠老老實實地跟在后面,離了大概七八米位置,不遠不近,似乎聽不到他們說話的聲音。
范仲淹到了趙駿身邊,用比較輕的語氣問道“這次改制不錯,似乎可以解決官員效率低下的問題。”
“不好說。”
趙駿搖搖頭“只是暫時確定了責任制度,但這些人要是沒鞭策,沒獎勵和懲罰,怕是不一定將來能把政策落到實處。”
“那你怎么還助紂為虐呢”
范仲淹皺起眉頭道“當初說好,支持我慶歷新政,改變如今大宋冗官的現象,你現在反而讓那么多官員有了職務,豈不是讓冗官加劇”
“錯誤的。”趙駿豎起一根手指頭,說道“第一,我這不叫助紂為虐,而是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范仲淹一頭霧水,不明白什么意思。
“不錯。”
趙駿應聲道“要想解決冗官問題,光靠伱和你后面那幫小伙伴蠻干可不成。必須要用一定的方法,而現在,我就正在建立一套自己的規則。”
從呂夷簡最早讓晏殊慫恿趙禎召他賜同進士開始,他就已經開始慢慢地步入到了大宋的官場,了解到大宋官場的情況。
之后又通過各種各樣的事情,漸漸領悟規則,明白規則,從而開始建立起自己的規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還得感謝呂夷簡,從他身上學到了不少陰謀詭計,又從晏殊、王曾、王隨、宋綬、蔡齊、盛度等人身上,學到了為政的道理。
呂夷簡他們想讓自己進入官場,就是想讓自己進入他們的規則世界里。那何不自己另外設立一套規則,來圈定這個政治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