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駿點點頭,隨后也沒搭理他們,說道“帶路,去亳州府。”
“是。”
亳州二號人物通判連忙在前引路。
趙駿船上還一百多號皇城司禁衛軍,在他們的保護下,一行人徑直進城。
滿城百姓都遠遠地看著這支大部隊,城門內外擠滿了人。
百姓們議論紛紛。
“看,是知院下船了。”
“早聽說知院在開封府雷霆手段,被稱為青天大老爺,果然如此啊。”
“郭知州那個大貪官,早就該抓了。”
“是啊,姓郭的囂張跋扈,罪有應得,如今知院來了,他也該這下場。”
亳州百姓受郭承佑禍害已久,此刻得知郭承佑被抓,那是大快人心,紛紛奔走相告,把消息傳遞出去。
趙知院來了,青天就有了。
趙駿這邊一行人徑直去了亳州府衙。
此刻亳州府衙相當熱鬧,將士們也累壞了,他們本就昨晚上一夜沒睡,但還是恪盡職守,抄家的抄家,守著趙駿的守著趙駿,不敢有絲毫懈怠。
可人也不是鐵打的,特別是抄了兩家,王家的東西本來就多,搬了一個晚上才全部搬到船上,剩余的還留了人在酂縣看著。
而相比于王家,郭承佑這廝也不遑多讓,府中各種各樣的贓款、珍寶堆積如山,一箱子一箱子,數不勝數。
等趙駿過來,負責抄家的黃三郎上前稟報道“報,知院,已經查抄了亳州府衙,抄得贓物九箱,各類贓款尚沒有計數,只是光金銀就值七八萬貫,還有其余各名貴字畫、古玩、珍寶”
“好了。”
趙駿點點頭,四處掃視,見到滿是疲憊的禁軍將士們后,沉吟說道“把所有的贓物封存,先放在府衙里。到時候連同王家的贓物,一并查清楚計數,派人運回汴梁,上交國庫。不過截取兩萬貫,全營士兵,每人獎十貫”
“是。”
黃三郎以及周圍聽到這話的禁軍士兵們大喜。
原本他們以為跟著趙駿出來是個苦差事,不僅要路途奔波,沿途一路走陸路,人馬疲憊,得不到休息。
沒想到雖然累是累了點,可才剛出應天府沒多久,就干了一票大活,將士們都得到了獎賞。
要知道宋史記載,上等禁軍月俸一貫;中等七百文或五百文;下等士兵三百文到五百文不等。地方廂軍,月工資依次遞減。軍士外戍,家屬在營者半之。
不過這是純工資,除了工資以外,還有補貼、津職之類,林林總總加起來,上等禁軍年入大概在五十貫左右,中等三十貫,下等二十貫。
跟在趙駿左右的自然是最好的士兵,所以這十貫基本就等同于他們兩個多月的工資,就算是跟著范仲淹去西北的那一批禁軍,臨出發前,也才賞賜了每人五十貫,等同于一年俸祿。
而那些人要去西北打仗,出生入死。他們雖然疲憊勞累了一點,可至少沒有性命之憂。并且以后繼續跟在趙駿左右,不斷抄家的話,得到的賞賜和獎勵還會更多。
真是個美差啊。
有了獎賞,士兵們干活更賣力。
此時已經是傍晚時分,趙駿入駐亳州知州衙門,命令將士們把搜查到的罪證拿過來,并且將牽連的涉案官員也一并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