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趙駿本來就不喜歡這種謎語人腔調,他更喜歡實事求是的態度。你做官要是做得好,真為老百姓辦了實事,把地方治理得太太平平安居樂業,我憑什么就不能提拔你
因此他也敢于打破宋朝官場的常規,下這種承諾。
并且這次南下,除了下基層看看百姓的生活,抓貪官污吏以外,還有就是考察地方官員,看看有什么可造之材沒有。
不管是地方路轉運使、按察使、提刑司,亦或者各地知州、通判,乃至地方縣令、主簿、縣尉,只要有能夠治理好地方的才能,為人剛正清廉,他就一定不會吝嗇于提拔。
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能力。
畢竟相比于一個昏庸無能的清官,以及能干實事的貪官,老百姓其實更喜歡后者。
若是本身清廉剛正,又能辦實事,這就是最好的官員了。
王素的資料在趙駿來的路上就已經查過。
名門子弟。
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
在潁州、懷州、許州、濮州、鄂州等地多有政績。
去年他上任宿州之前,宿州因受淮南大旱波及,情況非常不好。
他上任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興修水利,開墾荒田,安置受災百姓,將宿州治理得有模有樣。
這樣的官員趙駿自然是可以欣賞。
給出這樣的承諾,也是起到了千金買馬骨的效應。
除此之外,趙駿也早就知道,要想真正推動改革發展,以一己之力肯定是不行。
必須建立自己的班底。
并且靠范仲淹那幫人,也不一定能成事,比如歐陽修就是個豬隊友。
所以要是遇到了有才能的人,他可以進行提拔,以后到了中央,也能組建自己的勢力。而且都是年輕有為,又對國家目前現狀感到不滿的人,難道還怕大事不能成
這次巡視,也算是一次人才探尋。
王素得到了趙駿的承諾,依舊是不卑不亢,拱手說道“多謝知院。”
當下趙駿在王素、楊察等人的陪同下,視察宿州各地。
在宿州待了七八天的時間,雖然只是去了一些地方,但趙駿可不是被地方官牽著鼻子走的傀儡。
這段時間皇城司的察子早就滲透到宿州各縣去了,下鄉四處探察民情。
一個地方的百姓過得好不好,官吏們做的怎么樣,地方官員不一定知道,但百姓們能不知道嗎
而根據匯總的消息來看,王素和楊察確實是兩員能吏,讓趙駿非常滿意。
于是在勉勵了二人一番之后,到二月底,趙駿再次出發,離開了宿州,向著南面的濠州以及壽州方向而去。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