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沔震驚,沒想到這許明如此剛烈。
“是啊。”
邊詢說道“我也是剛才知道,就馬上過來尋姐丈了。”
“糟糕,這許明沒有早給他發配或者暗中處死,竟然讓他等到了兩浙提點刑獄提審犯人的機會。”
孫沔立即皺起眉頭,說道“政制院知院南巡,已經到了淮南,據說亳州知州郭承佑就因貪贓枉法被他處死,若是此事鬧大,被許明或者李柬之奏報到知院那去,就出大事了。”
“那可如何是好”
邊詢聽到這句話,也是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孫沔稍稍思索,說道“走,回去。”
當下他就收起這份繼續閑游西湖的心,下令讓船夫把畫舫搖回岸邊。
岸邊隨行的車馬早就等著,孫沔和邊詢上了馬車,馬不停蹄地回到了自己的杭州知州府邸。
到家之后,孫沔便立即思考起對策來。
他搞貪污腐敗,套路其實有點千篇一律,那就是走冤假錯案路線。
歷史上他在杭州擔任三年知州,發配的案件就有一百多起,其中就有不少是他人為制造的案子,目的只有一個侵吞對方家產。
但實際上這些案子都經不起推敲,很多都是強行冤枉別人來達到目的,如果上級官員調查的話,很容易查出馬腳。
除此之外,就是強買強賣、篡改賬本。
比如他想從蕭山商人鄭旻手中購買一批絲綢,但鄭旻不賣。
于是孫沔就以查稅為由,篡改了鄭旻的賬本,說他沒有繳納賦稅,以偷稅漏稅為由,將鄭旻刺配流放,鄭家的所有家產全部充公裝入他的腰包。
許家的事也差不多,許明中年無子,后來好不容易有個兒子,于是給兒子取了乳名叫“大王兒”,孫沔一聽,就以謀逆罪抓了許明。
許明不服要上訴,孫沔給出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你兒子叫“大王兒”,那你豈不是大王這就是你想要稱王稱帝的鐵證。
所以總結來說,孫沔干壞事主要以“誣陷”的方式,通過官府的手段制造冤假錯案。
而這樣的手段方式勢必要經過官府審問,會在官府留下痕跡。
比如各府衙都有留存的案件問堂文書。
一旦上級部門查起來的話,通過這些文書就能找到蛛絲馬跡。
那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孫沔迅速想到了辦法,那就是盜取存放在錢塘縣以及仁和縣縣衙的案件公文。
他雖然是杭州知州,錢塘縣和仁和縣也屬于杭州管轄的兩個大縣,但依舊是受限于官員流動性,孫沔沒辦法與每個知縣都同流合污。
所以孫沔只能把存放在自己州衙的公文銷毀,再盜取錢塘縣與仁和縣的備案公文,將一切與案件有關的文書處理掉。
這樣一來,沒有了原始材料,那就是死無對證。無憑無據,上級提點刑獄司也拿他也沒什么辦法了。
想到了這個解決辦法,孫沔立即展開行動。
當天夜里,他就吩咐手下心腹,派人前往錢唐縣衙,將所有案件公文全部盜取出來。
沒有采用放火。
放火是萬不得已的辦法,一旦縣衙失火,動靜鬧大,可能會引起朝堂注意,并且他這個知州也有責任。
而偷盜的方式動靜就小了許多,只需要把他的案件公文隱藏在被盜取的大量公文里,錢塘縣和仁和縣的知縣為了撇清責任,也不得不幫他捂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