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話,都是我等下官分內之事。”
楊告和蔣堂連忙拱手。
接著蔣堂又道“除了這些臟污官吏外,涉案的商賈地主也都抓了起來,這是名單。”
說著他將手中的公文呈遞了上去。
趙駿接過來掃視了一眼,淮南貪腐案,官員負責把糧食貪污下來,商人負責哄抬價格,高價把糧食賣出去,得到的錢三七分成。
七成是人家官老爺的,商人能得三成還得看楊崇勛、黃惟、孫沔等人的臉色。
當然。
即便是這樣,這幫家伙也不是什么好鳥。
因為嚴格來說,商人們要想賺錢,肯定有他們的利潤。
比如官員把糧食貪下來,而當時由于災情影響,本來兩百文一石的大米,翻了五倍,漲到了一千文一石。
那么官員肯定會給收糧食的商人們一定優惠,如市場價一千文一石,給商人們七八百文。
然而商人自然不會滿足于這點利潤,于是乎繼續哄抬物價,把原本一千文一石的市場價,抬到t的兩千文一石,狠狠地賺它一筆。
這也是為什么史料當中常有記載,一旦出現災荒年月,災區的糧食價格往往會暴漲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原因。
除了市場本身波動以外,這些囤貨和哄抬物價的商人也是其中最主要的罪魁禍首。
趙駿既然撞上了這樁案子,那自然不止是打擊貪官污吏。
這些地主商人肯定也不能放過。
因此早在抓官員們之前,就讓楊告他們繼續順藤摸瓜,將這些地主奸商們也一網打盡。
“嗯,做得很好。”
趙駿看了眼名單,里面的罪行,包括怎么從官員那買到糧食,又怎么哄抬物價的,寫得清清楚楚,滿意地點點頭道“這件事情,務必要給百姓一個交代。”
“是。”
兩個人應了一聲。
趙駿又道“當地的地主,犯法者嚴重者殺頭,參與其中者,也要抄家流放。具體刑罰標準你們自己來決議,但我希望他們要受到應有的懲罰。另外他們名下的土地,收歸本地官府所有。”
“收歸官府”
楊告有點意外,他還以為趙駿會分配給百姓,沒想到竟然直接沒收了,好奇說道“知院,全都歸于地方縣衙嗎”
“嗯,是的。”
趙駿點點頭道“以后這樣要形成常例,所有犯法的地主,要沒收他們的田地,把土地收歸地方縣衙,由上級州府和路政各司進行監督。”
蔣堂納悶道“收歸的土地該如何處置呢”
“很簡單,租賃給百姓耕作,地方的地租一般在五到七成之間,甚至只用交五成地租的,都算是好地主了,真是諷刺。而百姓租賃官府的土地,在扣完正常稅收之后,只需要交兩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