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好了,兵貴神速,不可怠慢,即刻出發。”
“是。”
張亢應下之后,按照范仲淹的指示,馬上往西前往伏龍山。
由于李元昊在西北邊軍中內應太多了,范仲淹不敢白天讓士兵們出發,只能昨夜晚上出營。
現在已經到了延州西面的伏龍山,等到張亢到,就能即刻啟程馳援拷栳寨和金湯城。
嚴格來說延州離保安軍其實非常近,保安軍屬于鄜延路,定邊軍屬于環慶路,在地理位置上,延州援軍比慶州更快。
何況還是騎兵。
張亢帶著八千騎兵,這些人都是范仲淹巡邏的騎兵投手,腰間個個揣著幾顆手榴彈。
大宋準備這么些年,火器司那邊削減了其余火器的制造,全力打造手榴彈,并且還根據趙駿的指示,曾公亮正在研發火炮。
只是火炮這東西畢竟比手榴彈危險得多,一次炸膛造成的后果可能就是幾個人的傷亡,因此進展比較緩慢。
但有手榴彈就已經是劃時代的東西了。
此刻保安軍那邊戰況正激烈,李元昊不是不知道延州會馳援,因此他實際打的還是定邊軍,只要把種世衡調走,突破了定邊軍,他就可以威脅環州。
不過正因為延州那邊會馳援,所以李元昊一定要集中主力先把保安軍這邊拿下,阻攔延州的援軍,他才能夠向環州進軍。
到時候種世衡肯定會回環州回防,李元昊就能夠圍點打援,對鄜延路以及環慶路的援軍猛攻。
歷史上他就是這么做的,三川口、好水川、定軍寨,分別包圍延州、懷遠、劉燔堡,引誘宋軍來援,三次設伏,三次大敗宋朝,使得宋朝被迫簽訂條約,承認西夏建國稱帝。
栲栳寨,后世陜西省延安市志丹縣,如果站在城外向南看的話,看到的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或者高聳入云的大山,而是起伏上下的丘陵。
這里是黃土高原,正是開春,那些最高不到百米,矮的不過數米的小山丘陵像是波浪般連綿,宛如一顆參天大樹延伸出去的繁茂枝葉,雖然不似平原那般一目千里,卻也是波瀾壯闊,自有西北盛景。
李元昊騎在馬背上,立于栲栳寨東北面四五里外的一處高坡上,遙望著東南方。
呼嘯的西風烈,吹得軍旗風中作響。
在他西南方的位置,三萬西夏大軍正在猛攻栲栳寨,驍勇善戰的西夏軍隊發出野狼般的嚎叫聲音,緣著木梯向上攀爬,外圍的兩處寨墻已經失守。
不過栲栳寨守將劉懷忠雖然只有五千人,可作戰意志還是非常頑強,憑借著營寨與西夏軍展開殊死搏斗。
李元昊這次可謂是傾巢而動,十余萬大軍,涇原路方向由大將野利遇乞領約四萬余人佯攻,金湯城方向則由野利旺榮帶兩萬人進攻,他自己帶三萬人直取栲栳寨,剩余還有約三萬人在后方壓陣。
這樣即便是宋軍來援得快,他也可以立即撤退,有接應的人馬在后方。一旦宋軍援軍到之前,栲栳寨和金湯城被破,那他就可以在東面阻攔延州援軍,主力直接殺奔環州。
不得不說,作為宋夏戰爭的主角之一,李元昊確實精明強干,這一整套戰術設計一環扣一環,如果遇到范雍這貨的話,估計此時延州都快危險了。
然而范家人亦有差距。
范仲淹可比范雍強得太多,早就摸清楚了元昊的計謀,不僅派了秘密部隊,而且還迅速調動慶州、原州方向的兵馬,展開反擊。
等到晌午時分,栲栳寨已是搖搖欲墜,從前日開始,西夏軍猛攻,劉懷忠屢次拼死作戰,打退敵人進攻,但寨門漸漸失守,為此他不得不干脆用軍中儲備的一些火藥和油脂,燒了前寨門,退到了后寨。
眼看日落之前,栲栳寨估計要被攻破,便在此時,李元昊見到西南方向,塵煙滾滾。黃土高原樹木較少,因而站在高處看得非常遙遠,那煙塵至少在十幾里開外,估計得半個時辰才能到。
“宋軍援軍到了,居然這么快”
李元昊皺眉,隨后說道“去問問從順那邊還有多久攻破。”
“是。”
騎兵便連忙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