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亢率領著數千騎士,慢慢地出現在了龍安塞以北的丘陵上。
身后狄青、折繼閔、周美等中級軍官跟隨。所有將士們都是一人雙馬,一匹馬帶人,另外一匹馬帶上豆料。
由于栲栳寨之戰他們表現優異,幾乎所有原本的下級軍官,都成為了中級軍官。
其中張亢的官升得最高,得到了趙駿的褒獎,又得到了范仲淹的舉薦,直升為鄜延路副安撫使兼都部署,儼然已是鄜延路兵馬第一大將。
他以前的官職就不低,是從五品延州知州,并且還是進士出身,現在升到從四品,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此刻張亢目光深沉,看向北面說道“諸位,此時慶州、環州、懷德軍、鎮戎軍、德順軍還有青塘的唃廝啰現在都已經出動,為的便是給我們奇襲后方創造時機,此戰,許勝不許敗,聽到沒有”
“是”
眾人高呼。
“走”
張亢一聲令下,率先縱馬馳騁,后方上萬鐵騎奔騰,連綿出無數塵土。
范仲淹籌劃反擊西夏,不僅調動了鄜延路、環慶路以及涇原路三路十多萬部隊,而且還連同吐蕃唃廝啰,邀請他一起出兵。
唃廝啰是親宋政權,素來與宋朝關系緊密,在趙駿當政之后,提出聯吐蕃鉗制西夏的計劃,趙禎就特意遣使者前往青塘,不僅封賞唃廝啰,還賜予了他不少禮物。
雙方在邊境互市,在貿易、經濟、文化以及軍事方面都展開了深入交流,特別是大宋以前是禁止對外出口鐵器,為了幫助唃廝啰政權發展而售賣了不少。
這種情況下唃廝啰非常感激大宋的慷慨,于是回饋了很多馬匹。并且欣然接受了使用宋朝貨幣,以及將宋朝語言、文字列入官方語言文字的提議。
宋朝缺馬,少數民族缺鐵,兩邊各取所需。再加上大宋開始向唃廝啰加重貿易比例,一時間雙方陷入了一段關系蜜月期。
其實唃廝啰也不是不知道這可能會造成青塘政權嚴重依賴大宋。
但他沒辦法。
青塘唃廝啰政權實際上只是青藏高原邊地的一個小部落政權,在唃廝啰時期并不強大,總人口才二十多萬人,全民皆兵的情況下,擁有六七萬的部隊。
人馬看上去不少,可不管是裝備還是作戰力量都遠遜色于西夏,因此當時西夏就時常想吞并他們,如景佑二年李元昊就占據過青塘。
若非唃廝啰奮起反抗,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于宗哥河之役大敗西夏軍,恐怕李元昊早已經將青塘唃廝啰政權給吞并。
所以國弱民貧顯然是唃廝啰要面臨的問題。
宋朝與唃廝啰政權聯合后,大宋的商貿就可以通過河湟地區前往西域,如此一來便能重新開辟出被西夏阻隔的絲綢之路貿易,加強大宋和角廝羅政權的經濟聯系。
史料記載,河西走廊被西夏掐斷,唃廝啰擔負起恢復和保護中西商路的重任,將從西域經河湟入中原的“古吐谷渾路”重新開辟,并在青塘、邈川、臨谷等城設立國際貿易市場,還派兵護送各國商隊直至宋邊境。
這樣一來,被西夏扼斷的中西陸路交通在唃廝啰統治的河湟地區又暢通無阻。西域各國的貢使、商人不遠萬里,繞道河湟,直趨宋朝都城汴京。
西方的財貨源源進入中國,中國文化也不斷輸入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