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那你繼續。”
呂夷簡就只好閉嘴了。
“給他們的生路也很簡單,就是多開點互市,拿他們禁止販賣的馬、鐵、銅換取遼國茍活,且以后必須平等對待,否則那就死戰到底。”
趙駿環顧四周,一錘定音道“也許到時候,再想停戰就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事情了,宋遼,必須沒一個”
這就是底線了。
遼國現在一場大戰把底子都快打沒了,就需要宋國的歲幣來安撫各個部落,于是就開始慣用的套路搞訛詐。
趙駿堅決不接受他們的訛詐,但為了防止遼國狗急跳墻,也不是不可以救一救。
畢竟再發展幾年,火器規模擴大,遼國就不足為患了,沒有必要在這個時間段與遼國玉石俱焚,鬧得河北路以及河南路百姓生靈涂炭,家破人亡。
所以只要遼國接受了大宋的條件,那么大宋自然有別的辦法穩住遼國局勢。
最典型的辦法就是開互市,平等換資源。
想要我們的五十萬貫歲幣可以,拿金、銀、銅、鐵、馬來換,甚至煤礦都行。
東北地區物產充沛,各種自然資源相當豐富,要不然后世新時代開始之時,我國重工業也不會放在東北。
事實上縱觀整個遼國,他們都不缺馬匹,不缺鐵器,不缺金銀銅等資源,他們甚至有自己的工匠,有自己的手工制造業。
但遼國的商業跟宋朝比起來還是差距太遠,以至于急需要靠與宋國互市來達成國內的需求。
然而為了防止資敵,遼國禁止讓宋國得到馬匹,禁止蒙兀人得到鐵器,也不允許一切戰略物資流入到宋國來,互市的產品只有羊、橐駝、皮革、毛氈、鹽等。
因此要是遼國真的放開了馬匹限制,大量往宋國販馬,別說每年區區幾十萬歲幣的入賬,就算是幾百萬,上千萬貫,都不是不能賺。
只是遼國自己不愿意而已。
那對于趙駿來說,你不愿意,那就打得你愿意。
反正他已經劃出了底線,遼國那邊不答應,那就開戰,沒商量的余地。
“其次如果遼國拒絕了我們的要求,那么就開戰吧。”
趙駿將筆記本電腦從背包里拿出來,放在趙禎的書桌上,他現在二十四小時把筆記本帶在身邊,防止趙禎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打開筆記本,調出我國地圖。
他指著東北那一塊說道“你們看,遼國嚴格來算,不能說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而是一個部落聯盟。由最強大的契丹族統治,同時又包含了女真、蒙兀、室韋人、東北漢人、渤海人、奚人、阻卜人等幾十個民族,成百上千個部落。”
眾人圍攏過來,趙禎微微點頭道“遼國確實內部并非都是契丹族,其余民族占據了多數。”
“這就是他們土崩瓦解的根本所在。”
趙駿笑道“我以前就跟你們說過一句話,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遼國人是自己要來南下侵略,把我們當成敵人,那就怪不得我們。可他國內的其它各部落民族,不一定和遼人一條心。”
“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有他們自己部落的利益。遼人可以肆無忌憚,那是因為他們契丹族是游牧民族,都是騎馬的,手榴彈和大炮威脅不到他們,但其它民族不一樣啊。”
“像東北的這些女真人、渤人海、奚人、阻卜人等都是漁獵民族,遼人征兵的時候,都會讓他們充當步卒,一旦開戰,死傷的那就是他們的人。”
“如果換做是你們,自己的部落去侵略不僅撈不到好處,還死那么多人,讓自己蒙受那么大損失,你們會答應嗎”
趙駿目光看向呂夷簡眾人,發出了靈魂一般的拷問。
一時間讓他們有些呆住。
是啊。
他們每次想問題,都是站在宋國人的角度去考慮。
覺得遼人強大,舉國南下,必然造成宋國百姓生靈涂炭,造成國內動蕩不安。
可從來沒想過,遼國是不是真的有這個本事南下。
就算有這個本事南下。
難道宋國還不會拉攏、分化他們的部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