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一聽事關重大,第二天上朝便參了范仲淹一本。
趙禎當時就很生氣,呂夷簡馬上推波助瀾,說“私自寫信不應該,可若說范仲淹對皇上有二心,那是萬萬不對的”。
結果宋庠反倒成了嫉賢妒能、無中生有造謠誹謗別人的小人,很快便出京城知揚州府。
要不說呂夷簡這廝壞的很,論起政治斗爭簡直是一把好手。
趙駿當初也被他設計過。
歷史上李迪、王曾都吃過這老家伙的虧。
前年還把多次彈劾他的御史中丞范諷給貶為武昌軍行軍司馬,知臨江軍。
現在王曾的重要小弟宋庠趁著他生病的時候又被呂夷簡搞走,差點沒把王曾給氣死。
但呂夷簡說得也沒錯,要提名入政制院,首先就得有候補同知和候補觀察同知銜,不然的話,根本就沒有資格被提名。
王曾只好退而求其次道“臣提名鄭戩、韓琚。”
這個韓琚就是韓琦的哥哥,目前擔任工部尚書,之前擔任兩浙轉運使政績出色而被提上來。
他倒不是王曾的小弟,但他本人是王曾的迷弟,非常推崇王曾,所以在不能拉親信手下上位的情況下,那自然選迷弟好一點。
“臣提名葉清臣、蔣堂”
蔡齊也道。
蔣堂從淮南東路轉運使升上來了,現在是禮部尚書,雖然跟王曾那一黨沒什么關聯,但據說他跟趙駿關系不錯,所以王曾干脆賣個面子給趙駿。
盛度四下看看,便沒有動靜。
他這個人當然也有權力欲望,但政制院趙駿一家獨大,接著是呂夷簡王曾互相內斗,王隨又是個無為的人,兩不得罪,搞得他獨木難支,很難抱團取暖。
這樣一來,自然也就導致盛度在政制院的權力并不大,很難把自己人提到重要崗位上。
像財政部尚書是之前的三司使程琳,教育部尚書是以前做過國子監講師,同時還是著名訓詁學家、文學家、書法家的賈昌朝,兵部尚書是原樞密院同知章得象,右諫議大夫為陳執中。
這四人就是呂夷簡那一黨的同伙。
戶部尚書葉清臣、接替范諷的新任御史中丞鄭戩不至于是王曾那一派,但他們二人跟宋庠莫逆之交,自然力挺王曾。
其余禮部尚書蔣堂、吏部尚書李若谷、工部尚書韓琚、稅務部尚書胡宿、警察部尚書杜衍則是靠著優秀的政績上位。
如這杜衍,善于治獄聞名,曾知審刑院,很會查案。胡宿為人剛正,一絲不茍,查稅非常適合。
至于工商部和刑部,一個是李諮,另外一個是李迪,都是趙駿提上來的。
里面就沒一個盛度的隊友,他看著這情況,真就是兩眼流淚,要不是權力欲望大,以七十二歲高齡還堅守在朝堂上,當場致仕的心都有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