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王曾咳嗽了兩聲,眼角看向呂夷簡,泛著詭異的光。
“你們”
呂夷簡頓時就蔫了,沒好氣道“老夫就是說這么個意思,你們要是不同意反駁便是了,何必鬧到這樣。”
他其實也沒真想政制院全安插小弟,但他必須做這個姿態,否則沒法給下面交代。
“好了。”
還是晏殊打圓場道“在座都是自己人,就少開玩笑了,還是談談正事。”
說著他看向趙駿道“漢龍,你怎么看”
趙駿沉吟道“有一點呂老登說得是對的,第一,正式入院不能太多人,知道我身份的也不能太多,人越多,暴露的危險就越大,我提議暫時一定能入選的有老范,拉日叔,還有李迪,其余人再商榷。”
這一點沒什么質疑,連呂夷簡都沒反對。范仲淹和晏殊做了幾年候補同知了,并且老范還那么大功勞,正式進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更何況晏殊雖然并不是呂夷簡的小弟,且在呂王斗爭當中保持沉默,看似誰都不幫,但其實還是比較偏向于呂夷簡更多一點,算是半個幫手,所以呂夷簡當然認可。
至于李迪,他也沒辦法。
王曾有蔡齊支持,老范進來后也肯定跟王曾一起對付他,他有宋綬支持,晏殊隱隱偏向自己,趙駿卻一直都沒什么人幫,只不過趙駿的能量太大,他一個人頂得過整個政制院所有人,才讓大家忽略了這一點。
但不能否認的是,趙駿一直是一個人在政制院單打獨斗,現在他要求多個幫手,也是理所當然之事,呂夷簡不可能也不敢反對。
不過有一個問題在于。
范仲淹雖然不是王曾的小弟,可他是堅定的罷呂派,而且大家早就說好,這次老范戰勝回來,就要掀起改革,萬一損害了自己的利益,自己反對,老范聯合王曾乃至趙駿錘他怎么辦
光靠自己、宋綬以及半個幫手的晏殊,可頂不住那么大壓力,所以呂夷簡說道“我認為賈昌朝和章得象可以進來。”
趙駿先看向趙禎。
趙禎思索了一下,對他說道“大孫,你怎么看”
“我來分析一下吧。”
趙駿指著呂夷簡說道“政制院權力是大,但以咱們英明的官家為核心,以大家商議的改革方案為指導。但除了這些以外,對下面的人事、治理都有很大的權力,所以老呂這種獨斷專橫的人才想把人安插進來。”
呂夷簡當時就不樂意了,有些真生氣地說道“漢龍,你這話就說得過分了,雖然大家都是自己人,說話可以沒有顧慮,但老夫也是為了國家,卻無私心,你怎么能這樣說我”
“你私心肯定有,但我信你是為了國家。不過我也不是指責你,王曾不也是為了跟你抗衡才拉人進來的嗎大家都有私心,所以也是坦誠布公一點。”
趙駿認真說道“我知道政治講究內斂,不把話說透,給大家都留有余地。但我認為很多時候,把話說開反而更好,因為藏著掖著容易誤會,還不如先把話挑明,這樣談話效率更高,省得互相猜忌來猜忌去,離心離德。”
“年輕人真的是。”
呂夷簡苦笑地搖搖頭,趙駿總是這樣,打破很多政治潛規則。
但不可否認的是,趙駿說得對。
事情說開了,溝通成本就低了,沒那么多顧慮,也沒那么多猜忌,效率自然也會加快。
趙駿就說道“這次政制院換屆本質上來說,就是分權力蛋糕,老呂想多兩個人給自己撐腰,老王想多兩個人制衡老呂,怕是連盛公都想提攜兩個人進來。”
盛度不好意思地笑笑。
“這肯定是不行的,你提一個,我提一個,搞得政制院跟西方議會似的,人多嘴雜,烏煙瘴氣,那怎么能行呢”
趙駿雙手一攤道“所以必須要有相應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