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李元昊中反間計殺了兩個大將野利遇乞、野利旺榮,是種世衡經過層層設計,精心布置。
再加上當時元昊取得幾次大捷,對宋國戰事占據優勢,對于兩個將領的重要程度變低,在疑心兩個大將的情況下,自然就能夠中計。
但現在他遭遇兩次慘敗,人心浮動,再殺人的話顯然有些不合適。
且宋軍確實沒有對張元的反間計做什么布置,純粹就是邊境軍隊開玩笑,說張元帶著李元昊來襲,讓李元昊損兵折將,是他們的臥底之類。
因此無憑無據,光靠謠言殺一個頗有才干的軍師,李元昊還沒有這么沒腦子。
冷靜下來之后,李元昊就立即安撫了一下張元。
今日王宮當中議事。
李元昊與幾個重臣在一起。
屋內炭火點燃,透過旁邊窗戶,能看到簌簌的雪花紛飛。
他穿著厚實的皮毛裘衣,身上倒是暖和,可臉色卻非常難看,環顧四周,長嘆一聲道“諸位,我大夏,何去何從啊。”
張元面色沉重,他其實知道眼下的處境,西夏只能再恢復到以前向遼宋稱臣,兩不得罪的情況。
但作為“落第秀才”這樣一個在古代和近代都“豪杰輩出”的傳奇職業,張元的自尊心告訴他,他想要向宋朝復仇,決不能再讓西夏跟以前那樣向宋稱臣。
所以他選擇了沉默。
不過另外一個大臣謀士楊守素倒沒這方面顧慮,他向李元昊進言道“陛下,連強大的遼國都敗在了宋軍的火器手中,足以說明大夏之敗,非戰之罪也,當從長計議。”
“你說說。”
李元昊強忍著耐心問道“眼下該怎么辦”
“當立即與遼國和宋國展開和談,如以往般,向遼宋稱臣。”
楊守素坦言道“如此我們方能有轉機,否則繼續跟宋國打下去,于我們不利啊。”
野利旺榮也是個很有想法的人,他也勸道“是啊陛下,現在的形勢已經不容許我們再與宋國交戰,和談是最好的選擇。”
“和談嗎”
李元昊沉吟了片刻,嘆息道“真令人不甘啊。”
說著他又看向張元道“雷復,你怎么看”
張元看出了李元昊還是舍不得皇帝大業的心思,思索片刻后,才認真說道“陛下,確實該和談,不過陛下也不要不甘心,遼人必然會拉攏我們,到時候遼宋終究還有一戰。”
“哦”
李元昊問道“為何”
張元說道“一者,宋國大敗遼國,令遼國威信大跌,耶律宗真豈能善罷甘休”
“嗯。”
李元昊沉吟著點點頭。
“二者宋國火器強盛,縱使不談威信,火器已經嚴重威脅到了遼國地位,遼國怎么可能會不感到懼怕”
張元分析道“以此兩條,臣就能篤定不出載,遼宋之間必有一次大戰。只是此次遼國戰敗,他們也同樣需要休養,因而暫時偃旗息鼓,休養生息。”
“遼人既已畏懼,萬一他們不敢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