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即便當時的大宋內憂外患嚴重,起義遍地,在士人和軍隊的支持下,還能維持局勢。”
“如果我那個時候就要興沖沖地搞改革,大宋的下場,只有一個結果。”
趙駿扭過頭,看向二人,厲聲說道“死路一條”
“但現在。”
他吐了一口長氣,指著門外認真道“內憂外患暫時解除,大病談不上痊愈,但也已經開始恢復,民生逐漸安穩,百官各司其職,三冗就變成了尾大不掉。”
“非要這個時候開始嗎”
趙禎面色愁苦道“此時國內才剛剛安穩不過兩年,很多事情還未走上正軌,若是現在開始,朕怕又會引發新的動蕩。”
“唉。”
趙駿又嘆了一聲,坐回了椅子上。
范仲淹就問道“是什么契機,或者說是什么原因,讓你覺得可以開始了”
“去美洲的船回來了。”
趙駿堅定且認真地說道“新的作物一旦在大宋推廣,勢必能夠讓生產力再次暴增,此時正是裁軍的好時機。”
“可是為什么不再等等”
趙禎勸道“現在也只是聽說他們回來了,都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帶回來我們需要的東西,并且就算帶回來了,推廣出去,恐怕沒有年都是個問題。”
“不能再拖了。”
趙駿嘆息道“老哥你也知道大宋一年軍費、官員俸祿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開支多少,我們甚至都沒有多少錢修繕治理,不能發展教育,基建交通,若是再不對三冗動手,只會讓三冗繼續把大宋拖垮”
他雖然搞過很多創收,也國庫在段時間內暴漲,但這一切都只是短暫的假象。
因為趙駿來之前,貪官污吏遍地。所以他可以四處以查貪腐為名,搜刮這些貪官污吏的家產,將他們的錢財沒收進國庫。
因為大宋榷場制度由來已久,負責榷場經營的官吏上下其手,在里面撈了不知道多少錢財。
所以他可以改革國營榷場,把大量國營股份賣出去,換到現銀。
但天下的官員不會越殺越多,如果把查貪腐常態化、精細化、長效化,那么腐敗的官員只會越來越少,而且就算有,也遠不如剛開始那么肥碩。
天下的國營榷場也是有數的,總有一天會賣完。到時候沒有國營資產可以賣,那還能賣什么東西填充國庫呢
難道大量挪用銀行交子鋪里的錢
這東西只能頂一時急需用,如果大量挪用的話,只會造成經濟崩潰,物價暴漲,從而讓國家處于崩潰邊緣。
即便趙駿開拓了五大貿易路線,可在宋朝這個時間點,市場就那么大,蛋糕就那么大,生產力就那么大,更甚至還有交通限制。
和大宋貿易的50多個國家,除了周邊西夏、遼國、大理、吐蕃、日本、高麗等國家以外,其余中東乃至非洲的那些國家,受限于交通,貿易額就這么點大。
而且市場總有飽和的一天。
因此有一點呂夷簡說得沒錯,那就是長時間入不抵支,總有一天國庫要完蛋,朝廷無錢可用,最終造成工資發不下去,國家瀕臨崩潰。
歸根到底,哪怕這段時間國庫還算有些存余,內帑也有不少存款,奈何大宋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發工資、建學校、修水渠、挖運河、做研究、搞治理、造火器都要錢。
長此以往,只會讓中央不斷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