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手榴彈和大炮還只是增加打仗勝算,火槍的出現才是劃時代的產物,讓熱武器成為主流。”
“眼下這個東西已經完成了一切設計、制造、實驗,在幾年之內,我們達到了明朝巔峰水準,差不多也是非工業化時代的巔峰,完全能夠做到碾壓傳統騎兵。”
“但這些東西肯定是機密,一旦被遼國人知道了,必然會舉全國之力南下。再加上剛剛才實行量產,軍隊又一直是官家控制,暫時先組建一支火器新軍,進行秘密實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環顧眾人說道“此事是大宋最高的機密,爾等千萬不能外傳。若非大家都是政制院的同僚,我也不會把這件事情輕易告訴大家。”
這個說辭顯然是很合理合邏輯的事情。
眾人也沒有多想,呂夷簡不由得感嘆了一句“火器時代終究是來了,未來恐怕不知道多少家汴梁的武器裝備制造工坊要倒閉。”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大山。”
趙駿說道“不過他們也可以轉民用,未來優質鋼材肯定會越來越多,而在沒有工業化、機械化的時代,手工匠人還是需要的,這對于他們來說,是挑戰,同樣也是機遇。”
“只是如此,會不會引起朝野反對”
王曾猶豫。
趙駿納悶道“朝野為啥要反對”
“因為里面有很多利益相關的人,包括你妻子的曹家。”
呂夷簡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
“曹家”
趙駿不解道“這跟曹家有什么關系”
蔡齊說道“曹家在汴梁有武器制造工坊三處,皆供應捧日、虎翼、馬司等二十余營。”
“前幾年就有李家、王家、石家、高家、劉家等數個勛貴家族的人希望朝廷能夠把火器司的手榴彈制作交給他們,當時伱正在南巡,被官家和我等拒絕了。”
宋綬也說道“我們也知道火藥是機密,必不能外泄。但隨著火藥出現,尋常的武器裝備顯然不再需要,這嚴重地侵害了他們的利益。”
趙駿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曹家供應二十余營,就是一萬余人的武器裝備制造,禁軍一套武器裝備少則二三十貫,多則上百貫,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你猜猜有多少若是全面替換成火器,他們損失會多大”
呂夷簡看著他不由得露出微笑。
宋初時期,趙匡胤禁止地方打造武器裝備,將大量手工藝匠人遷至汴梁,設立軍器監,建立起官營武器打造體系。
這一舉措一來可以集中產業規模,打造出整武器裝備制造的上下游結構體系;二來也能夠削弱地方上的武器制造,達到趙匡胤最初設定的“強干弱枝”戰略。
但隨著時間推移,官營打造的武器裝備質量差、效率低、管理混亂等等問題凸顯出來,使得朝廷的軍隊都不愿意使用這些武器,干脆從民間采辦。
而且民間也逐漸放開了武器打造,就連一些禁用武器都可以私下生產。
這其中主要的經營者就是權貴和將門,他們從官營武器工坊當中大量招募熟練工匠,辦私營武器工坊,慢慢成為朝廷的武器供應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一個有利的改革。
畢竟以前的官營工坊工匠們收入是恒定的,監管制度又差,使得很多工匠都敷衍了事,沒有了制造好武器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