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說道。
說著還讓王守忠把一張大桌子搬過來,陳海忠就把地圖攤在桌上,眾人圍攏過去,聽他一一介紹。
“臣是沿著高麗、渤海、東海一路往北,在東海往東,穿過這些群島,至地圖上記載的堪察加半島,隨后繼續北上,沿著這楚科奇半島,渡過白令海峽,繼續沿著海岸線到了美洲。”
“在這個過程當中,臣遭遇過很多事情,如船只擱淺,耽誤了行程。遭遇風暴,損失了十余條船只。還被當地人進攻過,艱難打退了他們的襲擊。”
“不過臣與張兄排除萬難,繼續沿著輿圖進發,沒有絲毫懈怠。怎料張兄都已經到了北美,卻最終病倒,克死在異鄉。”
“臣只能帶回他的尸骨,到明州之后,托人將他的骨灰送回樂清老家。”
“猶記得張兄臨終之前,都不忘托付臣必要完成使命。因而臣不敢怠慢,星夜疾馳,希望能盡快前往美洲,獲取所需之物。”
陳海忠嘆息道“只是令臣慚愧的是,臣本來是想南下到達南美洲,奈何在到這個叫波特蘭的地方時,遭遇當地土著忽然襲擊,損失慘重,被迫返航,不能完成使命。”
趙禎亦是動容道“你與張賢文都是大宋的棟梁之臣,當年朕篩選人才,伱們積極前往,就已經證明了你們將生死置之度外,都是好樣的”
“沒能前往南美帶回朝廷要的東西,請陛下責罰”
陳海忠頗為羞愧。
“朝廷不會責罰你,只會稱贊你的智慧,獎勵你的勇氣”
趙駿寬慰道“你為大宋積累了寶貴的航海經驗,我希望你能把這一路的旅程寫下來,編造成書。”
“謝知院,下官定竭盡所能。”
陳海忠拱拱手。
趙禎又問道“你帶回來了什么”
說起這個,陳海忠精神一振道“臣不辱使命,雖然橡膠、金雞納樹臣并沒有帶回來,但臣跟一些當地友好的土著進行交換,拿我們大宋產的絲綢、美酒、瓷器、茶葉、鐵器,換到了大量金銀、玉米、紅薯、土豆、辣椒、花生等當地蔬菜瓜果種子。”
說著他又意猶未盡道“真不知道知院是哪里來的輿圖,不僅圖上標注的地點清晰,而且當地盛產什么都標注得明明白白,臣等去了之后才知道,果然與知院描述的一樣,知院真乃神人也。”
“太好了。”
趙駿卻沒心思去接受陳海忠的吹捧,而是激動了起來。
橡膠和金雞納樹雖然沒有得到。
但有了玉米、紅薯、土豆、花生之類的產物,就已經很讓人滿足。
這下生產力將會大幅度提升,甚至可以考慮攤丁入畝,正式讓大宋進入人口爆發期了。
接著在眾人的詢問下,陳海忠又說了一些他在海上的經歷。
他前往北美是最危險的,一路上要披荊斬棘,甚至還出現過擱淺,二十多艘船只殘破漏水,不得不靠岸修了一年多才能出發的經歷。
從大宋前往北美,他就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回來反倒是快了許多,船員們歸心似箭,僅僅一年多時間就到了。
若非路上所用的物資消耗了不少,他們必須每到一地,都與當地人想辦法換取物資,或者自己捕魚、打獵維持,恐怕回來的時間還要快,頂多半年就能到。
畢竟從大宋去北美看著遙遠,實際上即便是這樣沿著海岸走,也不過是一萬一千公里左右,全速航行的話,大宋船只能每小時走三四十公里,一天走四五百公里綽綽有余。
刨除掉可能遇到的風險,最順利的情況下,20天就能到北美了。
但可惜的是這種情況只存在理想當中,現實的遭遇能夠讓他們可能一年多的時間都不能存進,這也是開拓一個新世界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而大宋這次代價,其實已經很小很幸運了。
上個月更新了302933萬字,每天至少8000字以上,平均日更9770字,高強度更新,希望新的一年,我能繼續保持,大家繼續追訂謝謝大家,大家元旦快樂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