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遇到暴風雨,他們也可以在海岸線上找個避風港停船休整,確實要比在茫茫四周沒有任何陸地的情況下遭遇極端天氣要好太多。
所以遠是遠了點,但安全至上。即便是用了五年時間,來回兩萬多公里,能安全回來也是值得了。
“如今我大宋總算是走上正軌了,多年努力,亦是有了回報。”
趙禎感嘆了一句,隨后又看向趙駿,滿懷真情說道“這一切都是大孫的功勞啊。”
剛剛陳海忠向他們匯報了這次具體收獲,除了各類瓜果蔬菜農作物種子品類數十種,每種數噸以外,還有大量金銀、皮貨、銅礦等等。
在船上的時候就已經粗略估計,金子有八千多宋斤,白銀十多萬宋斤,合計約75噸,價值三百多萬兩銀子。
這還沒算銅礦。
也就是陳海忠他們只是在沿岸探索,沒有深入。不然據他們自己說,那邊的金銀等物品到處都是,繼續深入貿易的話,收獲絕對不止這一點。
事實上趙駿也相信他的話。
因為根據后世經濟學家以及歷史學家論證,1492年1803年間,三百年的時間里,北美被歐洲殖民者掠奪走了大概16萬噸金銀,平均每年要被奪走500多噸。
而且當時北美原住民并不拿金銀當作貨幣,而是拿貝克珠和毛皮當作貨幣,金銀對于他們來說,往往就是制造藝術品的道具。
所以此時的北美可以說是一片藍海,在沒有歐洲殖民者們可持續性竭澤而漁之前,金銀不能說是堆積如山吧,那也能算得上是隨處可見,被土著當作石頭一樣亂扔。
這種情況下,一支數千人的大船隊,帶著無數貨物過來與北美原住民交易他們所需要的糧食、酒、衣物等生活必需品,那自然是從者云集。
大量的土著帶著他們不需要的金銀珠寶過來換取食物和生活用品,陳海忠等人也是賺得盆滿缽滿,利潤何止百倍。
雖說五年時間,只帶回來三百多萬兩銀子,他們付出的成本都有一百多萬貫了。
但這第一桶金最寶貴的可不是這些金銀財富。
而是種子。
有了這些種子,大宋的生產力將再提升一個臺階,加上占城稻的幫助,至少在人口突破三四億之前,百姓都不會餓肚子了。
“我只是指導了發展的方向,也是遵循了歷史的規律,真正的功勞還是要靠老哥的英明領導。”
趙駿笑著說道。
“哦朕真的有那么大功勞嗎”
趙禎睜大了眼睛。
“那自然是。”
趙駿毫不臉紅地道“老哥想想,當初我多年少輕狂,懟天懟地。換一個皇帝早把我砍了,也就只有老哥你有容人的雅量,才能換來今天大宋的強盛。”
“哈哈哈哈哈,朕哪有這么好,其實還是咱們祖孫同心,其利斷金。”
趙禎笑得合不攏嘴,當年他受了多少辱罵,受了多少委屈,最近兩年總算是挽回來了。
真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