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崇政殿會議就屬于內部人員了,都知道趙駿的底細,從而進行思想統一,哪怕有些小心思,最后也還是能夠在會上解決。
此時差不多已經是到下午開會的時間點,趙禎和趙駿先去了崇政殿,再讓王守忠去通知諸位宰相過來。
一月中旬,天氣還是有點冷,呼呼的北風吹拂,幾個老頭都穿著大棉襖進入屋內。
“官家”
眾人向趙禎行禮,隨后趙禎讓他們坐下。
等坐下后,范仲淹見趙駿的臉色不是很好看,納悶道“漢龍,怎么了”
“老王。”
趙駿沒有回答范仲淹,而是問王曾道“之前你說他們空額有點大,到底有多大”
“不知道。”
王曾搖搖頭“只是隱約聽說過,軍隊里的事情,誰敢插手”
趙駿就只好看向趙禎。
趙禎雙手一攤道“別看朕啊,朕雖然控制著兵權,但只有調兵權,下面的事情主要還是樞密院與三衙在處理,所以也是兩眼一抹黑。”
樞密院和三衙的關系總結來說,就是樞密使有發兵之權,而無統兵之重;三衙有統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
殿前司掌管殿前各班、直和步、騎各指揮的名籍,侍衛親軍馬、步軍司分掌馬軍、步軍各指揮的名籍。并負責屬下軍隊的管理、訓練、戍守、升補、賞罰等政令。
這也就意味著三衙控制著軍隊的日常運轉,包括發軍餉、發軍械、軍事訓練、升遷之類,而三衙的主要運作人員就是這些將門勛貴。
趙駿以為這些人貪是貪點,但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給出足夠利益就行了,哪料到他們居然拒絕。
顯然這怕是不止是貪污。
“今天我和官家帶著滿滿誠意與將門勛貴們商量冗軍之事,沒想到他們沒幾個同意,真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趙駿環顧眾人道“我想了想,覺得這里面只有兩個情況,才可能會導致這種事情發生。”
“哪兩個情況”
晏殊問。
在場都不笨,其實也隱約能猜到,但自然要讓趙駿說出來。
“一,他們在冗軍這件事上,撈得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多,完全超出了朝廷給他們的利潤,所以他們才不答應。”
趙駿豎起了兩根手指頭“二,是這幫東西估計干了不少違法亂紀的事情,一旦大裁軍,必然上下清查情況,事情抖露出來,估計要抄家滅族的那種,所以才想捂蓋子。”
“最怕的就是兩種都有啊。”
晏殊皺眉道“我也聽說過將門有不少齷齪事情,只是自先帝朝開始就慢慢少了許多,但具體情況誰也不知道,他們只經營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誰也插不進手。”
呂夷簡也說道“每年軍費開支都是有數的,以往朝廷招降納叛,把各地造反的人納入禁軍和廂軍當中,都會登記造冊,使得禁軍數量在幾十年內暴增,自太祖時期三十七萬人,到如今登記造冊者已達125萬9千。”
“我記得歷史上還會更多,頂峰時期有141萬。”
趙駿提了一嘴。
“這些人一來不會清查,二來逃兵甚眾,前些年南安軍上報,有一營五百人,逃了三百七十四人。”
呂夷簡繼續道“這種現象在全國各地都十分普遍,不過軍隊數量反而沒有減少,卻日益增多,光天禧年到如今,禁軍數量就增加了四十余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