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刻間,眾人悟了。
從最開始景佑三年趙駿過來的時候,后苑以及趙禎的貼身禁軍就已經換了不少。
最早的時候那一批禁軍是長期守在后苑的禁軍,這些人知道趙駿的存在,只是不知道他的來歷,平時也都不允許出去。
到后來趙駿眼睛復明,可以出宮的時候,這批禁軍才被放出去。
等到趙禎生下兒子,趙駿才想起來,歷史上趙禎好像被刺殺過。如果他有了兒子,那會不會讓利益受損者鋌而走險
所以他就提醒過趙禎,讓他把身邊的護衛都換成可靠人士。
王守忠和曹修不一樣,王守忠是趙禎的“藩邸舊人”,忠心耿耿。
而曹家有曹皇后,還有曹苗芯嫁給趙駿,三家利益完全捆綁在了一起。
讓他們兩個人挑選可靠的衛士最合適。
這些衛士都是家世查得干干凈凈,確定不是出自任何勢力,并且還在西北打過仗,戰斗力得到保證。
因此最近幾年,一直都是這一批衛士時刻保護在趙禎以及他的家人左右。
此次趙駿查到了將門勛貴頭上。
某一天他忽然想起了歷史上趙禎皇宮出現叛亂的事情。
就在想歷史上的叛亂,會不會跟勛貴有關
答案是大概率可能是。
因為皇宮的禁衛很多都是勛貴子弟,普通人不可能無緣無故要突然襲擊皇帝。
所以很可能是當時趙禎干了什么事觸及到他們的利益,從而遭到了這場突如其來的刺殺。
想明白這一點后,趙駿于是干脆答應了趙禎等曹皇后生日之后再動手的提議,就在于他認為對方很可能與趙允讓有所牽扯,那說不好就想把他們一鍋端。
畢竟如果只是趙禎死的話,那趙昉乃至趙昕都有可能登基,之后曹皇后臨朝,趙駿呂夷簡他們支持,依舊沒他們什么事兒。
所以那些人唯一能上位的可能就是把皇帝、皇后以及皇帝的兒子和政制院的人全部清除干凈。
這樣他們才能通過三衙控制的少量在禁軍擔任下級軍官的勛貴子弟那點部隊,立即控制皇宮,再以最合適的繼承人的身份,登上皇位,從而掌控整個局面。
歷史上李世民玄武門、李隆基神龍政變等等,都是這樣做的。只是架不住趙駿知道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皇宮政變,從而提前有了防備。
因此整個事件的全部過程很簡單,那就是趙駿雖然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趁機發動政變,可他知道歷史上有過皇宮叛亂。
而恰好最近他又在整治勛貴,因此他就覺得可能會不會有人趁機與勛貴作亂,發動歷史上的這場政變。
于是就試試水,帶著政制院眾人過來和趙禎吃個家宴,看看有沒有人真跳出來找死。
如果沒人就皆大歡喜。
趙駿開始清洗勛貴將門,完成冗軍改革。
如果有就更好了。
剛好借著這次謀反,發動更大規模的清洗,把一切反對勢力拔除。
就像朱元璋把謀反的罪名扣在胡惟庸頭上,隨后發動大清洗,將大部分開國將領們清除干凈一樣。
趙駿說到最后,看向神情復雜的趙禎道“你看老哥,有的時候太仁是沒什么用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對他們仁,他們可未必對你仁。”
“朕”
趙禎面容憔悴,慚愧地低下了頭“是朕錯了。”
“好了,通過這場政變,看到這群利益既得者以及腐敗分子的真面目也是件好事。”
趙駿看著眾人道“帝國現在才剛有點起色,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能因為這點事情而被絆住,有的時候該下定決心還是得下,趁著這個機會,正好發動大清洗吧。”
“你打算怎么做”
呂夷簡問道。
“首先,主犯以及涉及謀逆的勛貴家族必須要夷族”
趙駿咬咬牙道“雖然夷族可能會牽連到無辜者,而且我們后世的法律也沒有株連這個說法,但這是在古代,不這樣做難以震懾其余宵小。”
“嗯。”
眾人微微點頭,在這件事上文官集團的利益肯定一致的。
一來可以壓制武將勛貴集團,二來趁機把三衙的職權拿到兵部去,何樂而不為呢
“其次是對于那些沒有參與到謀逆,但還是犯了重罪的勛貴家庭,只誅犯罪者,無辜者可以不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