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宗真問道。
“好像是有這么一回事。”
蕭惠回答道“之前聽內應說,宋人派了許多使者前往軍營清查兵籍。”
“這幾年宋人動作頗大,國力日益強盛,讓朕心憂啊。”
耶律宗真嘆了口氣。
宋朝的變化是肉眼可見的,最明顯的就是邊境的城池上大炮數量越來越多。
根據他們潛入范陽城池的內應來報,光范陽城頭就部署了二十多門大炮,其余火器不計其數,令人擔憂啊。
“陛下,即便我們的火炮威力不如他們,但防守還是有余,倒也無需擔憂。”
蕭惠說道“現在最要緊的還是那火槍,宋人調集那么多人馬每日訓練,恐怕這火槍的威力也不會小。”
“唔”
耶律宗真沉吟說道“傳出話去,讓宋人軍隊里那些將領搞點火槍來,朕會花高價收購。”
“是。”
蕭惠應下。
大宋那邊火槍研發成功之后,光測試就搞了大半年。
之后又調集五萬精銳之士成立火器軍,每天在郊外靶場訓練,這么大的動靜自然被遼國探子知道。
奈何火器軍一直是大宋的機密,朝廷把這些士兵的家屬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立的內部王國,連靶場都被劃為了軍事禁區,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因此遼國探子在外圍雖然常能聽到槍炮聲響,可具體火槍是什么就不得而知,完全沒辦法查到,哪怕花再多的錢都不行。
這讓耶律宗真頗為遺憾。
不過好在大宋軍隊很爛,什么都敢倒賣,耶律宗真認為再過不久,火槍也會被宋軍賣過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已經升為三司使的劉六符面色凝重地來到他們身邊。
“陛下”
劉六符拱手說道。
“怎么了”
耶律宗真問。
“宋人那邊出大事了,太師希望陛下能回去商議。”
劉六符說道。
張儉還是比較長壽,歷史上活了九十一歲,距離他病逝還有九年時間。
但他畢竟八十多歲的人,身子骨確實不太行,不能過來找耶律宗真,就只能請耶律宗真回去。
聽到是張儉要他回去,耶律宗真連忙說道“走,邊走邊說。”
他立即擺駕回宮。
在路上,劉六符就把大宋那邊進行軍隊整頓的消息跟他說了一下。
耶律宗真臉色就同樣凝重起來。
他不蠢。
宋人那邊整頓軍隊對于他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這就意味著軍中大量蛀蟲被剔除,以后賣他火器的人恐怕就很難找到了。
最重要的是一旦大宋把軍隊整飭完,出來一大批精銳的宋人士兵,他再南下寇略大宋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說不好整個國家都有傾覆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