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身邊傳令兵立即去后方傳達軍令。
然而此時后方已是大亂。
宋軍現在是有什么炮彈用什么,加快速率,完全不顧炸膛危險,開足馬力放炮。
也是趙駿搞出的鋼材質量真就是不錯,在保持每分鐘810發的速率下,居然一門鋼炮都沒有炸膛,這已經算是個奇跡了。
畢竟所謂每分鐘810發,基本上也就能持續個23分鐘就不錯了,正常情況下,還是應該每分鐘34發最好。
在小鋼炮們的狂轟濫炸下,西夏人的后軍潰不成軍,已經有好幾個軍團直接潰敗,四散而逃。
此時從遙遠的西面,射程之外的地方,李元昊調集的人馬才姍姍來遲。
大概一萬多人,從三個方向將陣地包圍。
可當他們要進行突破的時候,前方一千人的火槍軍,保持著持續不斷的射擊速度。
曾勇和張文武不斷下令發射,每次都有三百多人射出子彈,在前方二百米內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網,幾乎無人能夠突破。
一個個西夏士兵莫名其妙地就覺得胸口一疼,隨后就如遭雷擊,墜落下馬。
這一幕顯然把其他西夏士兵震懾住,幾輪過后,他們就損失了數千人,可卻都沒有推進到地方陣地百步處。
即便是縱馬馳騁,也有很多戰馬被巨大的槍炮聲音嚇得四處亂竄,根本組織不了有效的沖鋒陣型。
一時間西夏后方東北方向的陣地亂作一團,至少一兩萬人被火槍以及火炮打得到處亂竄,近乎是潰不成軍。
很快這種情況就席卷了西夏人整個軍隊,大量的潰逃士兵沖散了一部分軍陣,導致西夏軍隊后方防線接近崩潰,完全無法成軍。
如果從高空俯瞰的話,就會看到在西夏軍的東北后方一角,由炮兵和火槍手組成了一個宋軍小型陣地,對西夏軍東北角的部分軍團進行猛烈進攻。
這部分軍隊人數其實也就那么一萬余人,可根本頂不住宋軍火力,馬匹跟是被嚇得驚慌失措到處亂跑。
榴彈炮威力不如實心彈,但對付騎兵真就有奇效。
因為落地后會爆炸,產生巨大的聲音,馬匹聽到后如炸鍋一樣根本不聽騎士的指揮,導致在短短兩三分鐘之內,這里就淪陷了。
緊接著開始倒卷整個西夏部隊。
剎那間兵敗如山倒。
李元昊站在山坡上眺望,就看到他的部隊莫名其妙地就潰逃了,整個軍團都遭到了沖擊,隨后大敗。
一時間他愕然不已,連忙下令說道“快,鳴金收兵,鳴金收兵”
可還沒等他敲響銅鉦,遠處蘭州城門大開。
所有吐蕃士兵都殺了出來。
接著后方宋軍也發起了沖鋒,如獵人驅趕著獵物一樣追擊。
李元昊完全來不及收攏部隊,五萬大軍全都四散逃命,毫無隊形可言,很多人甚至干脆在擁擠當中被踩死,落馬摔死。
這個時候李元昊也沒辦法控制人馬了,他也被裹挾著不得不縱馬向西逃竄。
后方王士允看著潰敗的西夏軍隊,看著曾勇和張文武他們收起了長槍,從腰間拔出環首直刀呼喝著沖了上去,嘴角一咧,不屑說道“不堪一擊”
“砰”
下一刻,右側距離他三十多米外的一門小鋼炮終于不堪重負炸膛,爆發出巨大的響聲。
有朋友說大炮射程不對,估計這位朋友漏看了,書里的大炮都是線膛炮,射程比滑膛炮遠一倍。之前也有人說膛線不可能手工打造,但事實上15世紀就有膛線了,手工打造的辦法有很多,查到的資料里不僅有模具,有刀刻,甚至還有原始車床打造。
槍械射程和射速也跟原始燧發槍不同,是因為直接搞了米尼彈,有了米尼彈后就從燧發滑膛槍變成了燧發線膛槍,射速和射程那可不就不同嗎
而小鋼炮的射速也是合理的,每分鐘10發是最高射速,18世紀英法戰爭有記載青銅滑膛小口徑炮最快能達到每分鐘78發,只是這樣會很容易炸膛。
鋼制的話炸膛率就低了,加快射速也正常。
米尼彈和膛線都非工業時代產物,基本上都是在18世紀前后英法就已經有了,所以書里數據基本上是合理的,請大家放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