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歉意不夠。
有人馬上說道“大王不若再像以前那樣,每年進貢數百頭牛馬,向大宋稱臣,換取大宋的賞賜。”
“這樣也挺好。”
“不錯,大王只有這樣才能平息大宋的怒火。”
“我看不盡然。”
費聽沽細說道“大宋最恨奸逆,當年開戰后,大宋就在邊界榷市懸賞張元人頭,恐怕唯有拿張元才能換取大宋不動刀兵。”
李元昊的眼睛頓時咪了起來。
他其實能夠聽明白大宋的意思。
畢竟他的眼光跟手底下這些人不同。
作為一個試圖從游牧民族部落制度,轉變為封建制度的雄心君主,李元昊自然有超出常人的眼界。
所以他明白,大宋其實不是想要張元人頭,而是想要西夏割地賠款。
具體款項肯定不是一兩次使者談判就能商榷好,必然要經過長時間的拉扯,就像當初宋遼簽署協議一樣。
但李元昊其實不太想賠款。
一來賠款肯定傷及他在國內的威望。
二來也損耗西夏國力。
本來西夏就弱,哪怕這些年利用絲綢之路賺了不少,可跟大宋的國力還是天壤之別。
因此能不賠錢肯定是不想賠。
問題是大宋那邊一定會死咬著不松口,就是要讓他賠款。
該怎么做呢
裝傻充愣可糊弄不過去。
到時候真打起來,他又打不過可就難受了。
那么最好的選擇是推個替罪羊出去。
大宋那邊就挺恨張元的。
國內各部落貴族首領也很煩他。
如果把張元宰了,不僅能安撫國內,還能平息大宋的怒火,給大宋一個交代,那就太好了。
而且大宋不是要誠意嗎
那就把西夏軍師推出去當誠意,這還不夠
到時候即便大宋挑明了要賠償,張元都交給他們了,賠款也好意思多要嗎
或許眼下正是需要張元的時候了。
雖然以后沒了張元,很多謀略不好制定,且缺少了主戰派核心。
但有的時候,他也是沒有辦法啊。
李元昊嘆了口氣。
目光露出了一抹陰狠。
張元。
怪不得我了。
只能怪這些年大夏不能勝宋國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