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依照與青塘的盟友關系幫助一下倒是無可厚非,可很難用這個借口進攻西夏。
畢竟西夏已經把面子擺足,并沒有給太多的口實。
事實上包括趙駿要求西夏打了敗仗進行賠償,朝廷內部都有不少人覺得這不太合理。
大中華即便是打贏了,教訓教訓就行了,又何必要逼著人家給朝廷上供呢
就算要上供,那也是他們主動來上供,萬邦來朝,周邊國家上供一些地方土特產,朝廷還會給予豐厚回賜。
如此才能彰顯朝廷的大度。
聽上去朝廷這些官員很離譜,腦子里不知道裝了些什么。
畢竟從現實和利益的角度來說,中國古代這樣的朝貢體系形勢,頗有點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意思。
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樣的體系構建了一套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東亞價值觀。
就如同后世霉帝四處宣揚它那套皿煮、滋油的價值觀一樣。
正因為有這套價值觀的存在,才能維持住華夏帝國在東亞的核心地位。
不然遼國以及后來的金國也不會致力于在正統上跟大宋競爭。
可以說如果大宋轉變思路,開始學習西方思維,當強盜打敗了敵人就馬上展開掠奪的方式。
那么勢必會讓東亞其它一直把大宋奉為天朝上國的國家不滿,同時也會讓信仰崩塌。
這樣非常不利于未來構建共同價值觀,然后完成謀奪整個東亞的東方一極戰略。
所以趙駿也在給楊偕的書信里提過,盡可能讓李元昊主動提出給予戰爭賠償,這樣就不算是大宋在硬逼著周邊國家上供,而是西夏主動賠償。
“看來是本帥還是太要臉皮了一些,讓元昊誤以為本帥可欺。”
楊偕環顧四周道“當初范相公經略西北,涇原路、環慶路、麟延路,哪怕是永興軍路都承擔著后方糧草重擔,唯我秦鳳路一直沒什么機會施展拳腳,現在正是時候。”
景泰問道“司帥是”
“敲打敲打元昊。”
楊偕沉吟片刻,在桌案的輿圖上掃視,隨后說道“去派人跟唃廝啰說一下,我們要大舉前進,至河口與他匯合。”
他們現在還屯兵在青塘以及大宋的邊境,不是說不能進軍,而是不能不跟唃廝啰打招呼就過去。
如今正是大宋和青塘的蜜月期,如果大宋做得太強硬,太冒失,都跟唃廝啰沒有任何商量,就直接闖入他們的地盤,很有可能引起唃廝啰的反感。
只有對待盟友如春風化雨,對待敵人如秋風落葉,才能樹立起周邊國際威信,讓周圍國家都覺得大宋是最可靠的盟友。
至于將來會不會吞并他們的事情,那也是將來再說,反正經濟、文化之類全面入侵,以后也不過是找個借口的事情,就像后來哲宗取青唐一樣。
秦州兵馬鈐轄賈逵是個年輕小將,今年才三十五歲,五年前作為拱圣軍殿前班副都知被調往西北與西夏作戰,因軍功慢慢升到了一州的從六品兵馬鈐轄,算是中級武將。
他聽到楊偕準備敲打敲打李元昊,連忙說道“司帥,末將之前曾經去過蘭州,知道一條小路可以直插卓啰城,若是大軍兵臨城下,相信元昊必然會從”
“哦”
楊偕得知這件事情,稍微思索了一下微微點頭道“嗯,好,那我令你為先鋒,領八千人,自小路繞襲敵后”
“是”
賈逵大喜。
他說的小路其實就是后世京藏高速蘭州到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那一段,屬于蘭州新區中川鎮。
往西有大片丘陵山巒,過了這片丘陵便是永登縣,也就是現在的卓啰城。
當下楊偕一邊調兵遣將,一邊與唃廝啰那邊溝通。
大概到了十二月下旬,楊偕又從后方調集了大概三萬多人,整個軍隊數量達到了五萬,加上會寧守軍,大概有六萬多宋軍開始對李元昊部進行圍剿。